更新时间:2020-08-12

1917:《1917》:为大银幕而生

萨姆·门德斯今年的冲奥新作《1917》,终于在近日登陆内地院线。本片原定于 2 月 10 日上映,因疫情影响撤档,半年之后才重新定档,可谓是姗姗来迟。好戏不怕晚,何况这种量级的大片,在影院看 IMAX版本和在电脑或者电视上看蓝光资源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体验。《1917》或许是本年度「让电影回归电影院」的最佳注解。
《1917》的噱头在于,它是一部(伪)长镜头战争电影,当然,中段主角中枪之后有一处黑屏转场,那是最显眼的一处。除此之外,依赖后期特效/隐藏剪辑,这部电影实现了肉眼的「一镜到底」。其实细数剪辑点是没有意义的,《1917》是一部典型的感受型电影,沉浸其中才是观看之道。这也是为什么它如此适合大银幕,适合 cinema。
《1917》讲述了两个英国士兵穿越布满危险的战场送信的故事,他们的任务是向前线军官传达「停止进攻」的讯息,德军的佯装撤退是提前设好的死亡圈套,这两个普通士兵要做的就是与时间赛跑,拯救1600名英国士兵的性命。
虽然《1917》中大量的运动镜头和第三人称视角决定了其是一部游戏感很强的电影,但它对真实一战战场的展现却丝毫不含糊,很多细节都能够加以佐证:在两位主角送信的征途上,随处可见堆积的尸骨暴露在日光下,等着被老鼠蚕食殆尽。德军撤退的一路上,可以看见农场横陈的奶牛尸体,德国人枪杀奶牛是为了销毁食物。还有倒在行车路上被拦腰砍断的树干,用以阻隔英军部队的前进。在战壕里听见炮弹爆炸声就惊吓抽搐得说不出来话的军官,更是侧写了战争的可怖。
主角之一斯科菲尔德的日常是穿梭枪林弹雨和躲避德军追击,美好的物与人对他来说是近于梦幻和超现实的。战场不会提供这些,是电影提供给他的,作为观众,我也愿意相信她们/它们真实地存在着。正因为战争的本质是残酷的,美好的希冀才更不能流失。
长镜头的好处在于,跟着行走的动线,观众可以用眼睛去丈量一条战壕的长度与深度,这是破碎剪辑的战争电影给不了的体验。不少评论指出,这种形式的「游戏电影」内核是苍白肤浅的,切不到战争最深处的人文关怀。我认为,《1917》本身重在观众的体验与沉浸,只要你进入到它所营造的情境之内,即等同于进入到 1917 年的一战战场。
此种「进入」的瞬间在大银幕上非常容易得到。导演在电影里提供了非常多令人动容的意象,当你不仅仅是在「观看」,而是在身临其境地「接触」它们的时候,是一定会留下难忘的观看体验的。
就拿那场高潮奔跑戏来说,主角之一斯科菲尔德已经到达德文郡,任务完成是近在咫尺的事情,只要把信交到麦肯锡手上,一切就都结束了。但由于这是没有剪辑的长镜头,导演没办法略去这整个寻找长官递交信件的过程。观众需要亲身参与,跟着斯科菲尔德拨开整齐的队伍,一路跌跌撞撞,好不容易得知麦肯锡就在前方300米的指挥室里,却还需要在冲刺的时候经受已经发起第一轮进攻的士兵的冲撞,才能拖着力竭的身躯到达终点。在整个过程里,观众所切身体会到的分秒必争和心急如焚是完全真实而强烈的,远超过3D电影提供的的「伪参与感」。当斯科菲尔德结束征途躺在草地上终于可以喘一口气的时候,观众全程绷劲的神经才缓缓松弛下来。
在观影的过程中,观众的情绪往往要经过「被调动」「维持」和「降落」三个重要的阶段。其中,最困难的应该是「维持」。对于一部两个小时左右的电影来讲,进行到一个小时左右,观影热情极有可能因为视觉或心理疲劳面临枯竭的可能。在这个节点要想对情绪进行「再调动」就需要一些小高潮的段落,如果出现得不及时,也许观感就会降低。《1917》作为「一镜到底」的电影,情绪一经点燃就很难切断,镜头始终是处在「正在运动」或者「即将运动」的状态下,此时唯有主角的死亡才能阻断始终在涌动升腾的观影情绪。
近几年能够与《1917》在视听/结构上对标的是诺兰的《敦刻尔克》,后者用一周/一天/一小时的平行时间线给战争电影烙上了独属于作者的标志。它们都在某种维度上重新定义了这一类型电影,并给予其新的可能。这样的尝试是应该被鼓励的。
(首发公众号:抛开书本)

1917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