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版《铁皮鼓》是由格拉斯的同名小说《但泽三部曲》的第一部改编而成,由德国著名导演沃尔克·施隆多夫指导。关于本片导演的经历是很有得聊的,他曾经追随过雷诺阿、路易·马勒等等大师学习电影艺术,他年轻时期的奋斗故事也同样激励着很多人投身于电影艺术的行列,以至于后期他给更多有为年轻的电影人投资拍摄电影。《铁皮鼓》是他颇为著名的电影之一,1982年被日本电影学界评为世界十大佳作之一,当年更是与《现代启示录》一同在戛纳电影节角逐大奖,并双双获得金棕榈。沃尔克·施隆多夫对于文艺片的把握是极具专业眼光,再加上他已深深领悟了小说的寓意,才可以在片中运用强大的镜头语言收放自如地抒发自己的观感和展露自己的思想。
荒诞、怪诞、神奇填满了整部电影,本人很喜欢历史感极强的片子(尤其战争片,但这样极具特点的战争片还是第一次看),但这种浓郁的史实却被导演诙谐荒诞的镜头语言完美的和谐掉了。通篇的幽默姿态和调侃风格是本片强项,引人激动的刺激情节和稍显变态的情色场面估计可以激起大部分人的荷尔蒙猛增。奇怪的拍摄手法和近乎癫狂的情节设置很让人身心震撼与洗礼。这或许应该感谢小说的原作者,毕竟大部分的精彩情节是作者根据历史构思出来的,但这已经足够地看出导演的想象力惊人,方能拍出一部犹如魔幻片一般而又有关历史的片子。
片中每个出现的人物都有极其明显的特征,并且每个人物的结局也是必然而合理的。奥斯卡的父亲(不是生父),典型的一个人云亦云、随风倒的庸俗小市民,被洗脑后加入纳粹,后来与家里女仆发生关系并生下一子,再后来苏军攻占了他们的家——但泽,然后被残忍杀害。个人觉得他是爱奥斯卡的,他知道妻子与她表弟不伦恋的事,他也知道孩子可能不是他的。他是个安逸而崇拜权利的人,可以适应任何途径来的单一饮食(鳗鱼,意味着妥协),也可以忍受着妻子的不忠。但平时的安静不代表内心真的无求,他天真地以为属于自己并真正“自由”的时代来临了,那只是黄粱一梦罢了。或许他真的想保护自己家人,但可以想到在那样的时代由于他性格的疵点,他别无选择。奥斯卡的舅舅和母亲应该说是同一类人,他们相爱并生下和扬一样瞳孔颜色的奥斯卡,他们适度敬谨如命、向往真理、爱和自由。扬一开始在报社接过枪时候的畏缩神态与最后死前向儿子奥斯卡示意手中的扑克牌形成鲜明对比,那时的他应该真正理解了真理。母亲为了流产而狂吃海鲜最终导致死亡也算是荒诞情节中的一个篇章吧。
“象征”是电影中频繁出现的手法。上面的人物剖析还没完,把象征和人物结合着来说本片最重要的两个人物。第一个是祖母,她可以说是见证了整个家庭的发展和兴衰,一开始她是一个人惴惴不安地迎接自己丈夫的到来(欢迎来到裙子里避难),最后结局还是她一个人,但却是安静地送别自己的外孙和仅剩的亲人们。她一开始卖鹅和鹅蛋,生活富足,后来每日愈下,什么意思大家都知道了。祖母的裙子在片中是很重要的象征,祖母至始至终都是那条大裙摆的裙子。有些东西永远不会变,我出生在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上,我要死在这,这是祖母那代乡村人的观念。但即使我搬走了,又会有什么不同呢!大人物总会换了一个又一个,生活还会那样率由旧章。我还要什么?我只要徐徐的微风吹动裙摆就够了,不要摆的过大让别人发现了下面的秘密。
奥斯卡从三岁开始就长不大了,伟大的奥斯卡,一度被别人误认为是傻子,但在凡人眼中他就是傻子。他是自己不想长大,看到大人世界中更多的丑恶,看到舅舅勾引母亲的脚已经够了。他在希特勒讲话时打鼓,让一节洗脑课变成了“爱的多瑙河”,使得大家共舞相爱。他任性的死守着自己小小的铁皮鼓,正是那一点微薄的自由啊。我代表了所有人我要自己自由,我倔强地做出来了,可愚蠢的你们都没有看出来。他的初恋,就是家里女仆,那样畸形的爱所有人是无法理解的,只有奥斯卡自己可以,成熟的心里是真的需要啊。他加入了纳粹给纳粹表演,只是无人关怀中唯一的解脱。看着一帮小矮人在台上表演一场戏多么可笑,可纳粹演的那一出简直一模一样。最后奥斯卡和爸爸开了个玩笑,却因为这个小玩笑俄军枪杀了父亲。这个和扬手中的纸牌不一样,一个是活下去的乐观勇气,而这个亮闪闪的纳粹勋章则是活下去的拦路虎。
战争是残酷的,奥斯卡独自一人走在体验战争的路上,任性地拒绝长大,不想经历更多的残酷。最后奥斯卡把鼓与父亲陪葬在了一起,自己也意外的获得了重新长大的权利。还好我们有希望,爱一直都在。

铁皮鼓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