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平平无奇且去性别化的《泳者之心》,我更喜欢《年轻女人与海》这样的直译,当然照着《妈的多重宇宙》起名儿的《老娘与海》,又没有前者有身份的熨帖和谐音的巧妙了。片子非常好,属于女性观众看了,五脏六腑无一处不服帖,三万六千毛孔无一个不畅快的类型。妈妈是启蒙的明灯,坚实的后盾,姐姐是少时的英雄,温存的陪伴,她们共同托举着天才的女主浮出男权封闭的浊世,呼吸巅峰清寒的空气。而女主坚韧、自我、追求卓越,她挥拳破碎无形的壁垒之后,又回哺良师,在小小幼童心间撒下金色的种子。里面的女性关系不论母女、姐妹还是师徒,都美好到让人落泪。这当然是有意为之,正如男性角色的扁平化和工具化(和《为什么它永无止境》一样),除开做类型片做到滚瓜烂熟的路径约化以外,最多的还是应女性主义主题呼唤而起的,自然而然的区分响应。可能从艺术性上来说还不够蕴藉,缺少深度和余韵,但那澎湃的激情,相拥的柔情,以及拳拳到肉的气力,依然叫人屏息。何况游泳题材,能把枯燥进程讲得如此高潮迭起,也就算妙手了。
有意思的是女性主义序列的片子,似乎总能和墙外产生各种各样古古怪怪的互文,比如《芭比》浅薄啦,《热辣滚烫》低俗啦,好不容易拜《坠落的审判》开放性所赐,挑不出毛病了,就说“把这么优秀的作品囿于女性主义,是极大浪费”。《年轻女人与海》简单纯粹,我总以为没什么可说的,瞟了一眼,又被骂“渺小卑劣”。在类型片里找复杂性,叫嚣女性主义题材最需要的是“超越性别叙事”…………………………………………😅😅😅
想起最近浏览B站,看到一个刚考上中文系的大一男孩子展览书架,里面颇有些女性主义书目,好奇点进去看了,结果人家是抱着深入敌后,了解敌情的决心搜集材料呢,并很不屑的表示“《厌女》不行,没一点儿专业人士的样子,全是情绪发泄。”我:呃。有时候也会想,普遍意义上的女性和男性真能互相了解么?比如本作,妈妈经过漫长等待,终于等到女儿安全穿越海峡的结果,站起来淡淡说:“回家吧,你明天还要上学。”儿子大惊:“上学?!姐姐她可刚穿越了英吉利海峡,打破了世界纪录!”妈妈答:“那是她打破的,不关你事。”这其中的滋味……究竟是不懂所以破防,还是太懂所以预防呢?这是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