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上》的评分并不算高,甚至在豆瓣没有及格,于是去看了大家差评的原因,感觉还好,就真的也没那么差吧。也不好大夸大夸,毕竟有我喜欢的两位演员出演,不算完美,但绝对没有那么差。
很多人吐槽电影故事单薄,略显平淡、无聊。首先要明确电影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显性叙事可能是一个复仇故事。为父复仇作为一个叙事原型被讲了太多次。从这一层看故事并没有明显的波澜,没有紧张刺激惊心动魄的情节,没有得到爱情,没有成功复仇,没有常规的爽点。有的只是漫无目的游荡,沉默又专注的凝视。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有没有可能复仇与否不是最要紧的,在这100分钟里,是张英雄的自我认同之旅。
身份认同 (Identity)是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拉康强调,镜像阶段之后,儿童被迫认同于文化象征秩序中那个超验权威,即父亲或男根符号。还记得王英雄对沈重所说的自己的梦想吗?他完整地复述了一遍父亲的人生现状。如此生活二十年,直到大厦崩塌——王英雄的身份认同,正是从「弑父」这一行为开始的。只有父亲的权威不再,王英雄才有可能意识到去探寻自己究竟是谁。
显然这一过程并不顺利,父亲曾在片头对饮时和王英雄说「像个男人一样」,英雄的出场,就是不符合社会定义下的男性的。或许和父亲的严厉与母亲的溺爱有关,或许和自身的性格有关。我还记得有一次和朋友傍晚散步,说到以后一直不结婚的话该怎么和家里解释,他突然情绪很激动,提高了音量说:“是我想变成这样的吗?要问问我妈为什么从小就把我那样养!”社会性别的建构跟环境还是有挺大关系的。潜意识里面就会表现出来,「像个女的似的」抱着沈重,「叫得像个女的似的」。所以王英雄一定会对自我身份疑惑,恰巧他遇到陆珊珊。陆珊珊是个性别感不强的女孩,同时因为智力的原因没有任何攻击性。题外话阳台上偷窥的镜头真的好美好美,完美戳中我的审美点。王英雄望向她的那么多次里,那些目光,与其说是「爱」,不如说是自我投射。穿过粉色玻璃,对应的是另一个自己。陆珊珊的性别模糊感对应着王英雄的,陆珊珊的低智无攻击性对应着王英雄的懦弱,就叫陆珊珊被欺辱被欺骗,都对应着王英雄本人,第一次走出来面对这个社会时,所受到的伤害和欺骗。
对王英雄来说同样很重要的一个人是沈重。我同样不认为王英雄对沈重的感情可以称之为爱情。王英雄第一次告别父亲,打着为父报仇的旗号出来面对这个陌生的社会时,第一反应是会寻求原有的秩序和平衡。他是对王英雄好,可能是把王英雄当朋友、小弟,在这段关系中他处于引领者地位,王英雄无意识地去依靠他,去听他的话。会在电动车后座把头搭在他的肩膀上,会给他削苹果喂给他吃,会和他分享自己的秘密基地。但是他开始并不是一味服从,他会反抗,会看望母亲从母亲那里寻求安慰,会觉得偷窃不对,会最终和沈重走向决裂——他可是跟陆志强都没有动过手啊!至此,王英雄真正不再寄希望于自己能躲在「父亲」这个角色身后,也开始隐约明白自己的性向。
我不知道王英雄在影片结束为什么走开,他是否完成自我身份构建,他是否明白那些复仇和爱情的虚无。这里可能是电影唯一的包孕性顷刻,但多少显得有点没头没脑。
电影中间出现了大段没有台词的时刻,以至于我时常忘记男主会说话而以为男主又演了个哑巴。要是小说的话,这里应该加入大段的心理描写了吧。但是电影这样处理只能看演员的演技和镜头隐喻来表现。王锵的演技我觉得挺好的,但毕竟作为处女座还没有到出神入化的境地,所以这是观众会觉得无聊的一个原因。
但为什么我觉得王锵演技还不错呢,因为我觉得他演出了那种平凡少年的感觉。讲实话,这种感觉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可能也和第一次演出有关吧。我朋友看了说,觉得他特别像普通人里的帅哥,这不就对了吗,你要是演一个人看着就像明星,那他还是王英雄吗?还说呢,看完电影想起我一个小学同学,一样的瘦长,一样的寸头,一样的黑色眼镜。永远记得他小时候总是追着我和另外一个小女孩跑,就是甩也甩不掉的追,我会提前一刻钟来上学躲避他那种,脸上还带着神经质的笑容。大家懂这种感觉吗,王锵演了一个角色,你会觉得,他真实存在过。我朋友问我,你会觉得这人是个有故事男同学吗?我说不会,我只会觉得这人神经病。
王英雄之后又会怎么样呢?和奶茶店的同事一起跳操时那样真心的笑容,不知道还会不会再有。
至于有豆友说王锵演的不像上海人,或者说真正的上海人不是这样的。如果认同电影的隐形叙事,那么上海只是个背景,换成广州也一样。但是上海嘛,是不是一下子欲望都市、小市民之失落的气氛就烘托起来了。当然,上面都是我个人理解,本人做阅读理解题一向很差,导演真正要表达啥咱也不懂,我就是说我感受到的。可能,我们都是在照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