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犹太人被赶出德国,黑人被赶下公车,原住民被赶离河边的水草地,谢政杰被赶出礼仁国中,只因为我们不一样”
——谢政杰如是说
这其实是事情的结束也是开端。

这又是一部论考一百分和漂漂亮亮的人生,你更需要哪一个的故事,说到这里你应该也想到了《第36个故事》吧。
30集的篇幅,节奏把握的特别棒,每一集都可以单独出来成为一个短剧。每一集有一个“引子”式的开端,开启着每一个蝴蝶效应般的剧情,环环相扣,每看完一集都不禁默默总结下,这一集小杰又变成哪般了,又是因为什么变成这样了,如果一开始他不揭穿沈韦举报詹老师,如果一开始他不遇上并好奇卖摇头丸的高玮琦,那他就不会因为在课堂上看漫画而被詹老师体罚,就不会为了向高玮琦证明自己不是“俗辣”而一次次向詹老师发出挑战。

这是我继《还珠格格》《薰衣草》以后,目前为止第三部完整看完30集的电视剧。平时看电视剧一般到第三集稳弃。最初知道这个剧是因为在豆瓣上搜易智言,结果蹦出来了这么一个屌丝片名高评分的神剧,从好多人评论里,能看出来,有人因为黄河而看的,有人因为桂纶镁而看的,有人因为张书豪看的,也有人因为蓝正龙看,还有人因为蔡康永推荐过小说原著而看的,能想象的到,原著一定比电视剧更深刻。对,你没看错,正是一群光鲜艳丽的男男女女们排演出来的一部很深刻很有讽刺教育意味的电视剧。因此每个人在剧里的成分角色都对观众的教育意义举足轻重。

有一开始会被认为是大Boss,但其实是颇有阅历,曾经也当过谢政杰这样激进分子,并很照顾人的大暖男,詹老师(温升豪);有一开始最青春可爱活力不谙世事,后来因自己不敢讲真话而怀疑自己变老变懦弱的英文老师,彭老师(蔡灿得);有一开始因家庭缺少对其关爱而卖摇头丸混夜店,后来开始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而一直帮助谢政杰反抗的坏学生,高玮琦(胡玮杰);有一开始就愤世嫉俗不爽学校不让学生上音乐美术课,而被老师赶出学校的患脑癌的激进分子,沈韦(张书豪);有看似洒脱但其实曾经也是被老师误会而中辍的援交妹,艾莉(桂纶镁)……

此剧更伟大的地方就在于,编剧站在最客观的立场,每一个人视角都照顾到,每一个人的情绪都理解到。


谢政杰视角:
谢政杰和所有世界上最单纯的孩子一样,最善良最懂事,也正是这种最中庸的性格让他对周边的环境开始迷茫。家庭关系不和谐,学校考试有压力,才让他一步步走出了世界上最受保护环境——学校和家庭。他开始接触到还有《圣堂教父》这种被禁漫画,开始接触到卖摇头丸的“问题少年”高玮琦,开始大晚上的在街头盘问援交妹桂纶镁的真假身份……所以他开始成为在最受保护的环境的禁锢的同学们眼中的“那一类人”。他凭借着姣好的成绩开始向老师提出不想继续课外补习,他渐渐开始环顾着周围所有人,然后仔细思考,自己到底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最迷茫的人最容易被带偏离跑道,坏孩子要不是被逼变坏的,就是被感染变坏的。所以才有了沈韦那一句在第一集就深刻无比的话(至少从一个十几岁的国中生嘴里说出来):“影响力是个很可怕的东西”。所以,一开始,当我看到,小杰开始到沈韦家里看《圣堂教父》,帮沈韦递信到教育局,才惊悟,原来一个懂事老实的孩子被带拐偏竟可以这么容易。(并发誓我一定要培养自己的孩子有独立鲜明个性)

什么是对的,什么又是错的。小杰只不过不想课余时间补习,因为他课堂上都学会了,因为他想要快快乐乐的上学,因为他想有幸福和谐的家庭。当然这都是他后来的说辞了,我直到看到最后,总觉得如果小杰不被有思想的沈韦带跑偏,那么其实保持原有的生活对他来说也是一种快乐和自在,因为至少他不知道更快乐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老师视角:
老师是被满怀期待的家长们嘱托的,嘱托多关照自己的孩子,多关照试卷成绩,所以大多数老师便抛下教育的初心,纯粹为了分数效力。只有彭老师,天真善良率真的年轻老师,班上的成绩在年级里排名出了名的低,但每次上课走上讲台永远是激情昂扬的传授知识,只是真正的教学。所以当她好几次要被詹老师通化的时候一再的对自己感到失望,对现状感到无力。
至于詹老师,当然在前半段一直都是被看来是最大的腹黑大Boss,直到最后,也反转成受害者。对于他,可说的实在太多了,各位看官还是自己看剧感知吧。

媒体视角:
对于媒体,不是每一个事件都有新闻价值,但他们总能把小事由搞成大事件。这个故事最后的抗议大游行,最大催化剂就是媒体人,是那个本来扬言想要保护小杰一家的有着敏锐新闻神经的邱宪。
至于这其中的利益冲突,也请各位看剧,自己感知。

宏观视角:
在剧里,每次关键时候,都会出现的人物就是小杰的好朋友汝浩一家。汝浩爸给詹老师补课提供场地;汝浩妈经常慰问老师,“提醒”老师多关注自己家孩子,时不时给老师“上弦加劲”;汝浩则是班里最正的学生,听话,学习好,用功,在同学中还有威力影响力。每个人在观看的同时一定忍不住拿身边的人对号入座了,没错啊,他们作为三类人的代表,生活中太多了。但其实,这样的一家子,才是剧中教育学家口中“教育共犯结构”里的最大获益者。

共犯结构的意思是说,当有不义、不平、不仁之事在你面前发生,而你装成没看见,你就是在默许,共同犯科。

教育系统里的“共犯结构”,家长对孩子寄予厚望,并想让老师私下多开小灶补习更多的知识,不愿让自己的孩子落后于人;老师便尽到师长的义务,花费自己的业余时间来拼命给学生补习,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时间,一遍又一遍的考重复的题目;学生一遍又一遍的承受着这一切,然后还要期待着自己马上就熬到头了。
又像一个金字塔,这种共犯结构在中上端的位置,顶端是每一个庇护孩子的家长,底部则是每一个被冠以“坏学生”的边缘学生。边缘学生并不是坏学生,因为没有谁一生下来,从心到外都是坏的,坏的只是习惯、环境、还有被异样的眼光。


那么,故事的最后?最终还是掀起了学生家长老师一糊片的抗议大游行,当然是抗议教育局,因为谢政杰说:“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已经不只是我一个人的事了。”


这是一部神剧,至少,很少看到这样的题材,其实能从这种举动和荧幕上每个人的表现、台词看得出来,台湾人民是特别认真特别重感情的一群人,他们对待事情很少有投机取巧的想法,很少有油嘴滑舌的时候,做事情中规中矩有理有据。所以,他们对待教育问题很严肃,很认真,站在多方角度思考问题就是很公平认真的一种方式。在大陆不是很少见,是几乎见不到,更别提针对教育问题。
没错,我是基本上算是从水深火热的教育体系中走出来了,回头看看我妹,敲完这些字又想到了她曾经给我讲过的学校里的老师是怎样逼退中庸学生而让有权势的学生进班的事情。

危险心灵危險心靈(2006)

又名:Dangerous Mind

主演:黄河 桂纶镁 李烈 温升豪 高捷 关勇 张书豪 蔡灿得 

导演:易智言 / 杨雅喆 / 编剧:易智言 Chih-yen Yee/蔡宗翰 Tsung-han Tsai/简士耕 Shi-Geng Jian/郑仰山/王纪尧/雷建容/连凯鸿

危险心灵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