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集約四十五分鐘,全長三十集的《危險心靈》,洋溢著一股迷人且精準的節奏。

一開始,升學班的國三同學們,一個一個面對鏡頭說著自己的新學期新希望,詹老師一句嚴肅的「不要搞笑」,立刻切割了大人與青少年,師與生兩個不同世代階層的界限。接下來,從督學探查借課情形、豪華辦公大樓裡的秘密補習、到數學老師暗懲所謂的「抓耙仔」沈韋,一步接著一步從懸疑甚至到達驚悚,首集最後在沈韋無端暈倒下落幕,創造了一個充滿力道的驚嘆號。

我常用首集來衡量一套連續劇的價值,因為對我來說,一套好的連續劇,首集往往可以成為一個感覺很「完整」,但又「餘韻不絕」的故事。而《危險心靈》無疑是繼《吐司男之吻》與《孽子》後,第.三.套,憑首集就緊緊抓住我,達到這個標準的台劇。

*****

易智言大概是當今台灣最能抓住青春那股浮動感覺的影像創作者,攝影師陳大璞利用搖晃的DV影像,配合杜敏綺風格化的俐落剪接,加上侯志堅雖然偶而太過滿溢卻效果十足的配樂(片尾那首重新編曲的貝多芬快樂頌實在很棒),精準且傳神地呈現了八年級生那躁動的不安。看小傑和高偉琦把傳單當飛機折著飛,一派「操行零分」的瀟灑模樣,是不是洋溢著青少年獨有的反叛與淘氣?那逆光、那河堤、那青草、那手搖鏡頭,在學校走廊上奔跑、互相潑水的放肆,讓我想起了岩井俊二的《青春電幻物語》;當小傑翹課在校園遊盪,在夜晚的台北街頭漫遊,我則聞到了《怵目驚魂二十八天》Donnie Darko的氣味。當然,更不應該忘了沙林傑的《麥田捕手》。

*****

一開始,小傑的態度是很搞笑,很吊兒郎當的。當對沈韋的認識多了一點,對「考試機器」更加反感一點,在漸漸往著「革命家」那端接近的路上,他卻又透過段考結果,決定哪邊也不靠,單純做自己。其實不只是小傑,片中大大小小的角色,從心境到觀念上的不斷搖擺與轉變,都有著極合理的細膩鋪陳。《危險心靈》很聰明地設計了一組又一組的對照(學生之間,家長之間,教師之間…),然後巧妙地把這些點串成一個面,讓格局變得宏觀起來。從小傑,與生命搏鬥的沈韋,家庭問題重重的高偉琦,悲慘過去的艾莉,到被家長嚴格控管的趙汝浩與張心如,每個國中生都有自己的侷限與盲點,成年人也一樣,傑爸、傑媽、郝教授、彭老師、詹老師、張主任、邱憲、其他教師及學生家長,各有各的苦衷、各有各的盤算。

因為有盲點,所以自私,所以脆弱,所以真實,而立體。

*****

《危險心靈》劇本的深度,在於給了其他配角深刻且寬容的觀照。比如詹老師,這大概是整齣戲中最能抓住我的角色,他的尊嚴、他的堅持,並沒有因為和小傑的衝突而被戲劇性的妖魔化,無論是他拿出空信封時對彭老師說的「這些信封是空的,每一個信封和上面的名字,代表的是每個父母的期望」,還是他帶參考書給麵攤老闆的子女,甚至還龜毛地找塑膠袋避免淋濕的體貼,都讓這個角色不再只是單純的大魔頭而已。

一直到了故事快結束,我們才知道,詹老師原來年輕的時候也曾經是像謝正傑這樣的異議份子;而相形之下年輕熱血的彭老師,卻為自己被層層阻力壓得逐漸怯懦而感到心虛、無奈。

*****

值得一提的是,《危險心靈》每集片頭音樂(我希望)播放前的開場(從一到十分鐘長度不等)尤其有畫龍點睛之妙,幾乎精彩到可以成為一部獨立的短片。

以十一集的開場為例,藉由詹老師、學務主任、家長會長及小傑父親四個「父親形象」之間,三言兩語的利益衡量,就把整個記過事件「搓」出一個說法,手法實在讓我佩服。另外,《危險心靈》的編劇團隊不只幫小傑寫出一連串生動活潑的OS,其他如彭老師質疑一間快樂自由的學校,是否同時能夠具備學習競爭的能力的那段OS,以及謝父憤愾無奈的OS,也都讓我印象深刻。

*****

在大多數日劇或好萊塢電影中,理想主義者最後都打了一場漂亮的仗;

然而《危險心靈》的恐怖,在於赤裸地告訴我們,當一個太有想法的理想主義者想要試圖找出一個說法時,他所必須付出的代價(這又讓我想到在國家社會體制中,當一名異議份子的悲哀)。

我們的世界,永遠不會只是簡單的對錯二分法,《危險心靈》提出了一個更大層面的反思。

世故者其實有溫情的一面,熱血天真者其實也可能流於鄉愿(那甚至是一種真誠,但最後只能流於口號式關懷的無奈,例如彭老師,例如沈韋)。一場仗打完,並不代表從此就能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到底誰該負責?誰錯了?同儕的排擠情有可原;家長的反彈也可以理解;教職人員的視若無睹,是有苦衷,卻也殘酷的。只是,象徵性的懲戒一個老師之後呢?學校謙卑地道歉之後呢?激情的吶喊過後呢?

*****

抗爭是會上癮的,抗爭是充滿感染力的,那種感覺,大概就像嗑藥一樣(這點台灣人尤其能理解)!所以「魔戒」裡的迷幻場面,竟然跟最後一集深夜的校門前集體抗爭,呈現類似的扭曲超現實異象(我唯一的小小意見是,超現實歌舞抗爭的音效對比是否該更強烈一點,鏡頭再超現實一點?)。

我想全台灣曾經當過學生的觀眾,看《危險心靈》的心情絕對是激動的,甚至會有股衝動想跑上台跟他們一起吶喊。但最悲哀的是,我們卻發現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已經老去,我們已經失去了吶喊與抗爭的熱情。我們只是兢兢業業,如履薄冰地咬牙掙錢。世界並不會因此只繞著你旋轉。年少的時候總是輕狂地認為自己站在是地球的中心;然而當我們體認到事實的時候,也就是長大的時候了。抗爭,真的是很奢侈的事,借用一下詹老師的台詞:「你只是在浪費時間」。

*****

真的是在浪費時間嗎?那「美好」(真的美好嗎?)的一仗真的就這樣被遺忘了嗎?易導認為,這個抗爭將以不同程度的隱晦方式,被不同的參與者懷記著。
以下是他的說法。
「小傑可能將來也變成了老師,或是出國唸書,變成了矽谷的工程師,或是變成了便利商店的店長,但是,不論他在現實中變成了什麼,但是,經過這一場洗禮,小傑從此以後,看待事情的態度一定不一樣了。同樣地,台灣的教育在經過這一場洗禮以後,不太可能會有什麼重大的改變,但是,一定會有一點點的不一樣。也許多家長會多五分鐘的反省,也許老師再多三天的耐性,也許…。所以,表面上一切都沒有改變,所以,表面上一切都被遺忘了,但是,在細微處,最最細微處,還是有那麼一點點的不同。於是,謝政傑的危險心靈之旅,又以最隱晦的方式記得了。在民主社會中,人人一樣大,人人一樣渺小的現況下,我們僅僅提出一種肯定自己的生命哲學。」

*****

我喜歡易導的解釋。所以,我喜歡抗爭過後的清晨,趙汝浩的不知所為而哭。我喜歡這個極其安靜的「後記」。易導沒有告訴我們張心如怎麼了?沈韋怎麼了?艾莉怎麼了?小傑怎麼了…。易導只利用詹老師在七年後所說的一句話,來為《危險心靈》劃下句點。

「如果台灣能夠生出,像我們曾經認識的那些孩子,這個地方應該還不錯,應該還有它的優點,也應該適合我們的孩子」。有點無奈,也有點希望,以及堅定。

鏡頭沉靜地掃過沈韋曾經躺過的空病床、小傑曾經坐過的課桌椅、擺放《麥田捕手》的圖書館、教室樓頂…。曾經留下的痕跡,曾經突然從腦海中蹦出並立刻付諸實行的衝動,都是真的,那也就夠了。台灣不會因此而改變,我們自己卻會,那也就夠了。

危险心灵危險心靈(2006)

又名:Dangerous Mind

主演:黄河 桂纶镁 李烈 温升豪 高捷 关勇 张书豪 蔡灿得 

导演:易智言 / 杨雅喆 / 编剧:易智言 Chih-yen Yee/蔡宗翰 Tsung-han Tsai/简士耕 Shi-Geng Jian/郑仰山/王纪尧/雷建容/连凯鸿

危险心灵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