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电影《第四十一》的剧情内容,在豆瓣的简介里说的已经很详细了,简直是原片的文字复现。粗略来讲,全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段落:从开始到红军队伍走出沙漠到达吉尔吉斯村庄获得补给是第一段(以下简称为沙漠段),在吉尔吉斯村庄发生的事情直到红军女战士和白军男俘虏在海难中幸存是第二段(以下简称为村庄段),两人的荒岛生活到结束时战士开枪杀死爱人是最后一段(以下简称为荒岛段)。

一、“我是女兵,也是女人。”

电影中作为主角,塑造了一个三年国内战争时期与白匪军英勇作战的红军女战士玛柳特卡。当她刚出场的时候,是作为一个女英雄的形象——她是部队里百发百中的“神枪手”,已经打死了38个白匪,并且一出场就又打死了两个。可以看出,她对上阵杀敌非常具有自豪感,每多杀死一个敌人都会自己加上计数。在片中主要起铺垫作用的整个沙漠段里,玛柳特卡展现的形象是非常阳刚,可以说是男性化或者去性别化的。电影很直接地表现了她刚强、杀敌如麻、言谈粗犷的特点;还专门进行了一次侧面烘托:部队里的一名男战士向战友讲起了自己曾经半夜想和玛柳特卡“睡觉”结果被打掉一颗牙的往事/笑谈。在沙漠段中,人们往往会忘记玛柳特卡是一个“女战士”,或者说,这个性别身份反而更为她增添了英武的色彩。在黑沉沉的沙漠中,镜头也始终对人物保持着中远距离,玛柳特卡整个的形象也仿佛是有意地在保持模糊。

然而从村庄段开始,镜头对人物(不仅玛柳特卡)面部特点的捕捉开始增加了。即就玛柳特卡而言,村里的姑娘想要接近她看守的英俊的白匪俘虏时,她的眼神里显然表达了情感十分复杂的排斥;全片情感进路的转折点——两人在讨论诗歌的时候,姑娘的表情显然更加复杂了:羞赧、钦慕,同时带着一些自己拙于诗歌创作的自卑和对军官老爷做派的提防与鄙夷。不难看出,这些复杂情绪的表现,使玛柳特卡的性别特征越来越增强了。

到了作为高潮部分的荒岛段,先是在情节进展中脱去了军装,镜头又反复多次给予玛柳特卡略带仰角的近距离面部特写,在人物造型上不仅面部的线条处理得更加柔和,一头金黄的卷发也变为散开,在小岛海边的强风吹拂下,玛柳特卡简直成了早期好莱坞电影里女主角的扮相,与沙漠段里风尘仆仆甚至是蓬头垢面的(女)战士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尤其对她进行性别主体询唤的一个情节是,玛柳特卡对军官说,“你的蓝眼睛真危险。”

——“对谁危险?”

——“对女人危险。”

——“那对你呢?”

玛柳特卡没有回答,但答案在他们两人之间、在观众面前,都已然呼之欲出。这也是全片第一次,玛柳特卡对“女人”这个称谓的体认——然而仍是未获得她自己口头承认的体认。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有一部作品,中文出版时书名被修改为“我是女兵,也是女人”,出版方大概是觉得这样的表述能使读者更乐于认同并最终购买。而这个表述最关键的意识形态暗示则是——女兵是作为政治(战争)范畴的附加的后天的外在的身份,女人则是本真的普遍的内在的天然身份。

这确实是一个很容易被接受的暗示——如果我们常常忽视性别身份本身也处在不断的社会建构中的话。我们常常会觉得“女人”是一个“干净”或极简的概念(更干净的可能是“人”),但问题是,请问在我们的社会规范中,“女人”这个指称难道就不意味着背后的一大串规定吗?(“人”也同理,如果人是自明的,又怎么会有“做个人吧”的说法?)具体到《第四十一》这部电影中,如果我们指认玛柳特卡是一个“女人”,这个看似纯粹的概念其实不过是要求着她一旦“爱上”白匪军官之后就要爱他、照顾他、为他烹饪(剧中军官不是不会杀鱼吗?)、放走他,甚至跟随他回到彼得堡的游艇上和别墅里去(在一些人眼中这叫“为爱私奔”或者“嫁给爱情”)。

而她恰是因为作为一个“女兵”,甚至“女革命者”、“女布尔什维克”的主体认同,才让她在上述那个询唤场景下,终究还是对“女人”保持了尽管是极为暧昧的沉默,也让她最后在全片的结尾端起了枪口,杀死自己的“爱人”成为“第41个”。

我们不难看出,“女人”这个能指在掌握意识形态霸权一方的使用下,只是表面上纯粹,实质上依然询唤的是某种符合霸权方利益的特殊的“女性主体”。事实上,全片三个段落玛柳特卡“女性气质”的一步步展现,也就是一步步“爱上”军官的过程,正是依然作为霸权方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询唤效果的体现。


二、“你爱我哪一点,你也说不出口”

“可是,她毕竟爱上他了呀!”对本片持人道主义观点的观众和评论者如此说道,“这怎么能说是意识形态询唤呢?”

那么就让我们讨论一下,玛柳特卡为什么会“爱上”这位白军中尉。

对于这个问题,这部电影一点都没有设置解读障碍,最主要的两个原因被反复提及:一双湛蓝的眼睛(外貌因素)和对文学艺术相对丰富的了解(文化因素)。其他一些原因,比如事有凑巧流落孤岛,再比如这个公子哥确实嘴挺甜挺会说话,也都起到一定作用,但并非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

事实上,在两个主要原因中,也显然是第二个因素最重要。因为蓝眼睛一直都长在军官脸上,但在漫长的沙漠行进中(有一半战友在沙漠中牺牲了),玛柳特卡丝毫没有改变对他的态度,甚至在刚到吉尔吉斯村庄的时候也是一样。这个因素至多只是让玛柳特卡对他增添几分好感,真正让她的内心走向“爱上”的关键节点是探讨写诗的那个晚上,这个时刻的重要象征是“松绑”:松的不仅是军官手腕上的束缚,同时也是女战士心中的壁垒。

“蓝眼睛”作为全文的一个重要意象当然很关键,但它主要起到的同样也只是一个符号作用,湛蓝的眼睛事实上也是中尉“高雅的谈吐”、“渊博的知识”、“有趣的灵魂”的一个美妙的象征。反过来说,如果只有湛蓝的眼睛而没有后者,玛柳特卡几乎一定不会爱上军官;但假如拥有这些文化因素而没有湛蓝的眼睛,那么或许挺拔的鼻子、白皙的面孔之类的也会成为替代蓝眼睛的符号。

我们有理由指出,玛柳特卡对军官的情愫,最关键的来源是文化因素。

当他们谈论诗歌的作法时,这种文化因素还能以貌似“中立”的方式呈现出来,但当导演饶有深意地将一个家喻户晓的文本——《鲁宾逊漂流记》——植入电影并予以重要地位时,这一“文化”自身的倾向性就暴露无疑了。

众所周知,鲁滨逊是英国作家笛福创作于17世纪的带有极强殖民色彩的文学形象,是早期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一次典型展演。《第四十一》选择这个故事进行讲述,无疑是有其深意的。更具体来讲,在荒岛段,军官(尤其是在无意识状态下)不断呼唤玛柳特卡为“星期五”,对自己的身份体认显然是带有殖民开拓征服色彩的鲁滨逊,而玛柳特卡这种野外生存技能强,言谈在他眼中又粗鲁没有文化的对象,无疑可以顺滑地投射为作为野人/仆人地位的星期五。甚至更美妙的是,男性-女性的性别关系还提供了一种比星期五更为到位的情欲满足。

事实上,不仅是军官这样看,玛柳特卡对军官的“爱”,我们已经说过是一种对“高雅文化”的依恋;那么星期五眼中的主人鲁滨逊,通过火器和其他种种现代文明方式的展演,不也正被他看作是一个在精神上值得依恋的他者,甚至是“父之名”吗?

无论是军官对玛柳特卡,还是鲁滨逊对星期五,都是因为自身成了高雅文化/文明的象征而占据了一个被对方精神依恋的位置,在此处他们的文化(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正是因为占据了霸权位置(父之名),才能发挥如此的作用。玛柳特卡在片中反复流露出,她认为这些“读过很多书、受过教育”的人是厉害的、“高贵的”,正是在这样一个关系模式的驱动下,玛柳特卡的精神依恋找到并抓住了“蓝眼睛”这个意象,进而仿佛迸发了“爱情”,并一步步地显露了自己某种看似本真然而有所偏重的“女性气质”。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影片中所表现的苏联红军队伍,尽管有政委的存在,思想政治工作无疑还是不到位的,战士可以拿起刀枪闹革命,却无法摆脱知识(这同样不是一个“干净”的概念)崇拜的梦魇。无产阶级革命者当然是在“反抗”,但这种反抗没有被理解为“争回我们应得的东西、创造我们的文化”,而被理解为“我们在反抗某种高贵”。

当然,作为一个“女布尔什维克”,玛柳特卡毕竟还和星期五有所不同——她从前不是“野人”,无法那么顺滑地摆脱自己其他的主体身份,忘掉“无尽的远方与无数的人们”,因而她在结尾部分就和军官发生了世界观及当下态度问题上的矛盾。事实上即使是星期五,在小说的后半段不也哭着找到了自己的亲人吗?所不同的是,星期五之前的亲情伦理关系能够被鲁滨逊所代表的资本主义文化很好地容纳收编;而玛柳特卡所属的布尔什维克阵营正是刺破后者的东西,是资本主义文化体系的一个异数,是无法被抹平为顺滑叙事的空点。这个异数,使她在最后一刻没有辜负政委(对她来说同样是一个进行询唤的大他者)的嘱托,而是开枪打死了自己的爱人——“第四十一”。

影片没有叙述玛柳特卡的结局,但不言自明,在白军增援已至的情况下,牺牲是必然的结果,因此第41个也就是最后一个。但我们可以想象,即使没有牺牲,杀了爱人的玛柳特卡也可能不会再投入战斗。因为正如刚才所说,由于部队思想政治工作明显的不足,政委的命令对善于百步穿杨(作战技术)的女神枪手来说,同样是一个外在的询唤,而没有培养出战士自己的主体性,这导致了她在遇到“高雅”的军官另一种询唤时的错乱,最后虽然在两难之中还是杀了他,但可以想见,由于处在这种她无法理解把握的错乱状态下,这将成为一个永久的创伤性时刻。


三、“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

那么,为什么要在1956年讲述这样一个苏联建国初期的故事呢?

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刚看完电影不久,在思考这个问题时并未查阅相关资料,因此进行的评论都只是属于推断的层面。

这些推断主要指向的是对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问题的担忧,知识崇拜(或知识分子与群众关系问题)或许是社会主义国家官僚化之后的常见现象;与之相伴的问题是技术主义的倾向,玛柳特卡不就是一个作战技术高超,思想政治不到位(只专不红或似红实专)的典型吗?

在1956年这样一个苏共二十大召开、匈牙利事件发生的社会主义阵营关键年份上映这样一部电影,大概也体现着时代的脉搏,但因为笔者知识不够,又缺少资料收集,因此最后一部分只好存而不论,作为一个思考的方向了。


第四十一Сорок первый(1956)

又名:The Forty-first / Sorok pervyy

上映日期:1956-10-15片长:88分钟

主演:伊佐尔达·伊兹维茨卡娅 奥列格·斯特里仁诺夫 尼古拉·克留奇科夫 Nikolai Dupak 

导演:格利高利·丘赫莱依 / 编剧:Grigori Koltunov/鲍里斯·拉甫列涅夫 Boris Lavreny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