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去看了云门的舞。期待已久的。看完之后感觉复杂,一方面多少有点失望,一方面好像又觉得这失望来得不应该。就像是附庸风雅的人是没立场开口批评的。人家这《流浪者之歌》跳了16年,誉满天下,我既不懂现代舞也不懂艺术,凭什么说三道四。还是就讲我自己的感受吧。

第一,这是我看过的跳得最不痛快的舞。云门的舞蹈编排非常内化,在舞者肢体如计算机程序般精准的缓慢移动中,无论是人体自身力与美的呈现还是整个舞台构图的任意定格都完美得无懈可击。但却始终给人一种追求形式感(或者说是某种更高层次的意义?)大于一切的印象,人在这里被物化了,成为一个符号。在严苛的规则和控制中,我看不到任何属于舞者自身的情绪、需要和本能,毫无生趣。我得承认我就是个土人,与这种在云端的艺术相比,我还是更热爱接地气的东西,当年看杨丽萍的《云南映象》,那股子跳大沟追羚羊的劲头,朴拙的浓郁的生命力能把我激动个半死。

第二,《流浪者之歌》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被广为传诵的黄金稻米,背后的故事很多我就不重复了。现场看视觉上果然不同凡响,我原以为这些美丽的米仅仅只是道具,看完了才发觉其实它们才是主角。且不说标志性的场景设计,一僧人立于流淌的米下受洗礼足足90分钟,乃至全剧的高潮皆由倾礴而下的黄金米带出,在舞台上开了一场极端奢侈的“人工”黄金烟火。谢幕的时候,受足苦的僧人出场总能赢得最热烈的掌声,他满脸悲摧的表情还挺可爱的。对于“米”之凌驾于人的设计,我理解为某种神圣的象征。这还是挺像林怀民能干出的事。

第三,舞剧用的音乐据说是某种很有因缘的格鲁吉亚民歌。可是在看舞蹈的时候,我总觉得是在讲耕田的事。比如开头的地方,一群匮乏的流浪者遇到淌着金色稻米的河流,停顿下来。我就想当然的以为舞蹈讲的是他们开始耕作生息繁殖各种欲望各种纠结等等等等。可是差不多快看完了,才想起来这剧名字都叫《流浪者之歌》,又是从宗教故事来的,人想说的根本不是耕田,而是生命的磨砺、救赎、内心召唤等等更伟大的主题。一下子觉得哈沮丧,自己太渺小了,理解太低级了。可是的可是!林怀民在最后答观众提问的时候竟然讲,他原先并不知道,后来查了才搞清楚用的这个格鲁吉亚民歌的内容是有关耕田的。我算是high到了,搞了半天还是耕田。

第四,演出结束后林怀民的讲解值得一听,还是挺能拔高主题的。尽管他讲的大部分幕后故事网上都能搜到,但这个人风范和气质俱佳,简直就是云门的灵魂。无论懂不懂舞的,感受一下他的谈吐,都能起到升华和净化的功效吧。我想。

云门舞集 - 流浪者之歌(1999)

又名:Cloud Gate Dance Theatre - Songs of the Wanderers

上映日期:1999片长:59分钟

主演:雲門舞集 

导演:Misjel Vermeir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