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静
2015-12-17 15:29 来自 思想市场

就在开播前,《芈月传》的原著作者还跟片方、编剧撕破脸皮,为署名权闹得对簿公堂,而今电视剧开播,导演终于用作品,向那些质疑他假公济私、让太太挂名编剧的围观群众实力打脸——能把原著改到这种面目全非的程度,也只有非原著的编剧才能下得了手啊。

小说《芈月传》于2010年亮相网络,随即被片方买断、停止连载,终于在电视剧首播前三个月全集出版。虽然违反了“与电视剧同时推出”的合约,但不得不说,这部提前面世的小说,更加增添了人们对电视剧的期待。《甄嬛传》里尔虞我诈的宫斗,《芈月传》已经看不上,秦楚后宫里的那群蠢女人,争风吃醋拜托不要拉上我芈月,这一次,我想斗的是合纵连横,我想争的是家国天下。

旧保持善良的本色,一心守护自己美好的爱情。这种土到掉渣的故事走向,简直让人怀疑是不是拿错了《武媚娘》的剧本、走错了《杨贵妃》的片场。如果说此前想象的芈月,应是实力爆表的政治家,那么眼前的电视剧,芈月却成了人畜无害的“傻白甜”。如果我是原著作者蒋胜男,简直想要关掉电视,然后打电话撤诉算了——作为最能紧跟潮流、把握时代脉搏的网络作家,跟这种电视剧扯上关系,实在会让人怀疑自己的写作能力。

“灰姑娘”芈月:唯有男性是解药?

在《芈月传》开播之前,人们已经对它有了超高期待。这种期待很大程度上源于《甄嬛传》为人们带来的震撼。在一个满屏幕都是家长里短、粉饰太平的时刻,《甄嬛传》借由清宫背景,以其现实主义的风格,讲述了当代人、特别是当代女性在丛林法则下的生存焦虑,生动地描摹了那种光鲜亮丽的狼狈、咬牙切齿的撒娇、物质餍足的空虚,从而引发了观众的共鸣与反思。

而《甄嬛传》原班人马打造的《芈月传》在豆瓣上的评分,从开播前的8.0+,一路跌到现在的5.3,已经说明了这部电视剧的实际呈现与观众想象的差距之大。虽然对于一部81集的长篇剧集来说,二、三十集的播出量还不足以盖棺定论,但也大致能感受到这种方向性的偏差:荧屏上不是古朴大气的先秦传奇、女政治家的壮阔人生,而是花红柳绿的后宫琐事、“灰姑娘”式的爱情模板。

女主人公的不幸,开始于一个男性的离去,然后被后母、姐妹等各种女性同胞欺负,最后结束于另一个男性的到来,这种典型的灰姑娘故事,正是电视剧《芈月传》解读芈月的方式。剧中,芈月从小靠卖萌撒娇获得父亲楚威王的宠爱,父王驾崩之后,“嫡母”楚威后、同父异母的姐妹芈茵对她百般刁难,天天要负责打扫庭院、浆洗衣服,恨不得每集都要被别人说一遍“她也是公主?怎么这么打扮得这么破旧?”最后饥寒交迫、遭受诬陷之时,只能等待心上人黄歇来拯救她。关键是,灰姑娘的故事,讲一遍还不够,在芈月离开楚国、抵达秦国时,欺负她的人换成了秦国的魏夫人和一干妃嫔,最后异母姐妹芈姝也加入了“欺负芈月豪华套餐”,又是一遍住小黑屋、穿破旧衣,最后被秦王解救了出来。

芈月的人生中,没有捧书夜读,没有师友论辩,没有指点江山,拜个师父和认个干爹没什么差别,就是为了以后的剧情里有个外挂智囊团。所有遭遇的不幸,都是因为失去了男性作为靠山,所有悲剧的终结,都是因为找到了新的男性靠山。这种老土的“灰姑娘”故事,竟然还能出现在当今的电视荧幕上,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且不说女性的自我奋斗和个人实现,连甄嬛都已经知道,皇帝是靠不住的,怎么人物设定为“女政治家”的芈月,思想境界反而倒退了呢?

“大姨妈少女”:角色塑造待推敲

芈月形象塑造最引人吐槽的情节,就是表现芈月初潮的片段。为了表现芈月的成长,剧版《芈月传》勤勉地换了幼年、童年、少年三个小演员,在剧情拖沓的风险面前,导演和编剧尽力压缩,然而其中的取舍和改编,实在令人匪夷所思。少女芈月的出现,仅仅是和黄歇调了几句情,然后和照料她的侍女讲,她来了大姨妈,然后就匆忙下线,让观众看得云里雾里:难道这位演员的作用,就是为了表现芈月来了大姨妈?

芈月的姨妈历史中没有记载,但回到《芈月传》的原著来看,是芈月的生母向氏,在楚威王死后,被心怀嫉恨的威后作为低等妃嫔,发配给粗鲁的军卒,芈月百般寻找,终于得以再见一面,但在约好的郊外猎场,向氏被楚怀王误认为是宫女而再次受辱,她绝望地将与军卒所生的儿子魏冉托付给芈月,最终自尽。悲愤的芈月,认为养母莒姬根本不懂向氏的痛苦,因此与她心生隔阂。芈月的初潮,就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源源不断的鲜血,让她想起目睹母亲被凌辱时的血污,以为自己也要死了,这种濒死的体验,促使她跑到莒姬面前敞开心扉,母女两人解开心结,完成了芈月从身体到心灵的成人礼。而这种心理变化,是电视剧中浮光掠影又莫名其妙的剧情完全没能展现的。

对于观众的质疑,导演郑晓龙在采访中表示:“至于拍月事,因为这实际上是一部传记,讲述芈月人生经历,包括她遇到什么事、自己感受如何。来月事是女孩人生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但芈月不想当女人,她从小看到娘亲与莒姬悲惨的命运,觉得所有女人的命运都被别人掌握,她想掌握自己的命运。她觉得,如果自己是男孩早就没事了。她的命运就从这儿开始。这个意思是很清楚的。”且不说槽点满满的“因为传记片,所以拍月事”的逻辑,单就一个“芈月不想当女人”,也就引出了《芈月传》最根本的问题:这样一部大女主的戏,从导演、编剧到演员,无论是对风云际会的战国时代,还是对铁腕柔情的女政治家,其想象力和理解力,都匮乏到了令人难堪的地步。

芈月想不想当女人我们暂且不提,但芈月身上具有混合了男女两性的迷人气质,是个非常确定的事情。芈月自小与父王练习刀剑骑射,是个敢杀伐、能决断、内含英武之气的女子。这种“英气”,在群雄逐鹿的战国时代,逐渐演变为对天下的野心、对权力的欲望,成为她主政改革、合纵连横的基础。因而,表现这种“英气”,不是简单的上树翻墙、调皮捣蛋,不是简单的“像男孩子”就够了。甄嬛从内到外都是女人,有时柔弱、有时狠心,但终归是女人,然而芈月,身上却兼具男女两性的情怀与欲望,同时也能吸引男女两性臣服。

在芈月、芈姝被袭、偶遇秦王相助的一场戏中,作为男女主人公的初次相遇,英雄美人、刀光剑影、情愫暗生,本应是浓墨重彩的好戏,然而呈现在荧幕上的,却是敷衍到令人痛心的场面。秦王与越人的打斗,全部是近景和特写拼凑而成,展现武打身姿的中景都少得可怜,更别提表现大场面的全景镜头了。生涩不连贯的剪辑,让效果显得更加惨烈。而孙俪在镜头前夸张地嬉笑,猫着腰挥起鞭子,把芹菜当武器丢到敌人身上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男性眼中带点男孩气、像个小皮猴的漂亮姑娘,而不是一个超越性别、内含霸气的未来王者。

一代政治家:人的多种可能性

人们对《芈月传》充满期待,而看到电视剧之后难免失望,根本原因在于,芈月是一个超越了传统性别规范的人物,拥有多种解读的可能性。芈月在朝堂论辩中,敢以男女之事来做政治比喻,一生恋慕宠爱过的男性同样数不胜数,可以肯定的是,她对自身的欲望,无论是爱欲、情欲还是权欲,都是可以直视的。她不是不认同自己的女性身份,“不想当女人”,而是高度认同女性身份,同时高度不认同社会对于女性的规范与禁锢。对于“女性不能做”的秩序与成见,芈月不是要改变“女性”身份,而是要挑战“不能”的限制,这才是她的超越性魅力所在。

而芈月所处的战国时代,正是一个旧秩序正在崩坏的时代,在这一时空中,国族的意识其实非常淡薄,个人的实现反而拥有了极大的空间。女性眼中是芈月掌权,男性眼中,看到的则是文人士子奔走列国,自己的政治主张在辩论中凝结流芳,在实践中纵横天下。身怀治国方略,一朝得识,就可以被引为上宾、位居国相;珠玉蒙尘,也可以挂印离去、转投他国。任何个人,都能在这个时代获得自由,获得个体价值的最终实现,这才是当今时代解读战国的最大共情之处。

这不是一个反抗的时代,亦不是一个悲情的时代,恰恰相反,这应是一个改革的时代、一个自由奔放、书写规则的时代。芈月的一生,引导社会从无序走向有序,建立封建社会的基本规则,然而自身又能够超越规则、超越想象,正是在此,显现出了这一角色的张力。

当小说《芈月传》费尽心思从五千年历史中找出一个大秦宣太后,用女政治家的谋略和眼光,试图超越人们对女人“只会心机宫斗”的想象之时,电视剧《芈月传》“一朝回到解放前”,选择用最老土的灰姑娘模式,来塑造一个用爱感动世界的白莲花。可惜这个时代,已经不是看到《渴望》里的刘慧芳,就会感动得泪水涟涟的时代了。我们要的是甄嬛的美与狠,芈月的勇与谋,我们想要的是看一个女政治家,如何把自己写进了历史。

芈月传(2015)

又名:Legend of Miyue

主演:孙俪 刘涛 方中信 黄轩 马苏 高云翔 祖峰 巩峥 姜宏波 孙茜 蒋欣 赵文瑄 斓曦 曾虹畅 徐百慧 徐梵溪 郭昊伦 毛俊杰 赵立新 曹卫宇 曹征 朱一龙 张钧涵 郑业成 马思纯 宋佳伦 李蓓蕾 

导演:郑晓龙 / 编剧:蒋胜男 Shengnan Jiang/王小平 Xiaoping Wang

芈月传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