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生命過程的終結,大部分情況下被視作負面和消極的存在,意味着失敗,痛苦,懲罰,犧牲;也是人類恐懼情緒的根源之一。正如那句[死並非生的對立面,而是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所言,死亡是對存在的否認,又證明了存在。

以自己所知有限的頭腦,我這樣理解死亡。

沒有遵從神的旨意;沒有選擇繼續活着和病魔作戰,放棄生命 - 這也許是人們對安樂死使用者最大的意見。

前者,宗教和科學之間微妙的關係至今依然微妙。是進化論還是神造人?反駁神學家的科學家們,去教堂禮拜的大有人在。不過,這不是影片探討的主題。

後者,我想這或許可以用[代入感]來解釋一二?阻止安樂死有意無意給人一種[挽救者]的暗示,只是,須知你不可能是病入膏肓者的救世主;而看人選擇安樂死或者其他方式的自殺,自己卻無所作為/無能為力,又是一種罪惡感的代入;雖然死者並不因你而死。

(可愛而糾結的人類,沒辦法不自私)

一旦以[不是自己]這種存在活着,旁人何以理解當事人的矛盾和痛苦?沒有靈魂,無法自控地活着,被動地存在着,也是一種消極與負面的形態吧。如果無法認清[你是誰],意識不到[你在做甚麼],忘記[你對這個世界的認識],不能堅持[你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那麼還有甚麼是能夠證明[你]就是你呢?

我回答不了自己以上的提問。或許,皮囊?

至少在電影里,安娜這個人物的熱情和理智使她無法接受苟延殘喘的活法。在蘇黎世,執行安樂死之前,安娜的兒子說將和自己的同性戀人結婚,安娜的回答里有這樣兩句:

- 我希望你把我的婚戒給他。
- 兩個兒子,多麼有趣。

大約沒有比這更由衷的祝福和贊許了。你能說她不是一個生活態度積極的人?這樣的理性,明智,可愛,善良。

沒有這樣的母親,也不會有最終勇敢接受並支持母親選擇的兒女。這個家庭面對殘忍的二次變故時,依然能表現出真心而不造作的快樂:開心的事情依然能夠打動他們,美味的糖果也依然能夠博得贊嘆。沒有一個人在怨天尤人,沒有一個人因為自身背負痛苦就去折磨他人,或者希望得到特殊對待。

好一個強大的內心世界!天平一端被命運丟下了沈重的砝碼,他們就在另一端上相應加碼。影片挖掘和表現這樣的積極樂觀,比講一個與病魔抗爭到底的故事 - 有意思多了。


常言道生不如死。生真的不如死?想來,只有人類這個物種在堅持要看清世界,摸透物理,分出高下。到底是一如或者不如?很久的過去和很久的將來,我們都還不會知道。

在瑞士的日子A Short Stay in Switzerland(2009)

上映日期:2009-01-25

主演:朱丽·沃特斯 斯蒂芬·坎贝尔·莫尔 

导演:西蒙·柯蒂斯 / 编剧:Frank McGuin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