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我同行》标题取自欧麦利神父自己编写的曲子。这首歌也是全片的精神内核。这种轻喜剧的夹杂着励志的气息,带来积极向上的力量。
奥斯卡前期作品主流都是战争,传记或者歌舞。这部片子和《一夜风流》比较像,作为其中的少数,前者是清喜剧,小清新式的治愈,后者是浪漫的欢喜冤家,神经喜剧。
本片使用了很多对现在来说非常经典喜剧套路,包括表面固执保守,甚至有点凶,内心也很柔软的老头和一个表面上靠不住,实际上温暖可靠的“小太阳”年轻人。(类似的有《海蒂》《普罗旺斯的夏天》)。而喜剧桥段也同样经典,作为轻喜剧,不一定像那些搞笑视频让人捧腹,但是博人会心一笑还是可以的。
同样作为小清新,本片最大的“反派”其实上不是老头子,反而是那一对贷款公司的父子,最后儿子娶了查克帮助的女孩,父亲同意贷款给教堂。全篇回收多处伏笔,每一处都可以算作一条支线,所以本片另外一点很动人的是,年轻神父并不是现在所谓的“大男主”独自扛一整条主线,而是以他线索串起很多支线,每一条上面都有几个善良的人和一个清新治愈的故事。本来全片的主线应该是年轻神父积极布道,增加教徒,募集资金,慢慢经营好教堂。但是这么做显然就有点都市励志剧的俗套了,所以并没有这么做。加上一点不那么夸张的戏剧化手法,好像生活给你开的小玩笑。包括刚开始玩棒球唱诗班的男孩们,包括老神父的酒,他想回家看母亲的愿望。而无论悲喜在小清新里也不过头,煽情自然,抒情有度,人物不会过度反应,和那些表演夸张以达到效果的喜剧不同。同样有遗憾,有磨难,但是不去过分强调这些,依然具有积极向上的力量。这个时候“喜剧的内核是悲剧”恐怕就不适用了,倒是有几分比利怀尔德“脏兮兮的童话”的味道。我倒是很反对单一凭借剧情的桥段,是有冲突和毁灭发生,还是有搞笑效果作为评判喜剧,悲剧还是正剧的标准。教堂被毁了,美好的东西不在了,但是人还在,大家可以重建,这就是喜剧,看内核还是要看作品究竟想表达什么。本片还是很现实的,不像是《罗马假日》那种近乎童话的故事,老神父46年虔诚布道,过着清贫的日子,神职人员或许大多如此,最大的愿望是攒钱返乡看望母亲,年轻的查克初来乍到的时候也是身无分文,情形十分困窘。
本片同样算是音乐片,体现在年轻神父热爱音乐上,通过音乐,他遇到很多美好的人,美好的事,帮助了教堂,帮助了别人。全片有很多歌唱的桥段,有的是宗教歌曲,有的是自创的轻快小曲。上一次看到好看的音乐片还是约翰卡尼的三部曲。
开篇的时候有一段所谓“无神论者”和神父的对话让我有点感触,查克作为神父,拥有自己的信仰,乐观积极地生活,坚强而善解人意,活泼可爱,追逐梦想,热爱生活。反而作为无神论者,不仅仅要放下长期以来居高临下面对宗教的态度,应该要想一想,没有宗教的生活下,如何要找到自己的信仰?人很大一部分力量来源于信仰,来自信念,来自精神支柱。当今这个社会,想站稳找到自己的一片世界是很难的,随波逐流是很容易,但是精神就会变得匮乏,荒凉,人也会不知所措而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