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你会被娓娓道来的故事,绝美绽放的画面还有悠扬的音乐迷住的电影。电影本身故事没有什么特别眩目的桥段,质朴的和一块白布一样。但是想来,越是这样纯净的东西才越是可以直接穿透繁琐的花边,触摸到你的心底。

所以,电影的美丽画面在我眼眶闪过的时候,我只有痴呆的在胶片的粗砾摩擦间长吁短叹。

电影说的是,蒙古小女孩娜莎捡到了一只小狗,但是爸爸妈妈担心这只狗来历不明,怕受到狼群攻击,所以,不同意养狗。最后,小狗在关键时刻防止了娜莎的小弟弟被秃鹫攻击,小狗又回到了娜莎的家。

这部电影是是曾经荣获奥斯卡提名的 《骆驼骆驼不要哭》蒙古女导演琵亚芭苏伦戴娃的最新力作,同时也是她的第一部剧情电影。这部由德国、外蒙古两国联合作的影片,摘下坎城影展的金棕榈狗狗奖最佳影片。

电影翻译过来,里面的狗的名字居然叫点点,汗~~~~~又正好某人很洋洋得意的和我发短信说他家楼上的狗名字也叫点点。。。。。。。再汗个~~~~~~

还是我的老习惯,选择几个关键词,厚着脸皮来说说这部电影。


关于电影名和寓言式对话。。。。。。。


这部电影的英文版的题目是——The Cave of the Yellow Dog。首先要说的是,如果你看过了这部电影,你或许会把题目中的小黄狗和电影中的小狗对应,但是,我要告诉你,其实电影中的狗是白色的。

在电影开始的时候,娜莎的爸爸埋葬了一只狗,把狗尾巴编成辫子,告诉女儿,这样的话狗会在下辈子编成编着辫子的蒙古人。倘若不看完电影,至少你在没有看完大半以前,都会不太明白这个寓言。

在这部电影中其实出现了三处寓言式的对话。片首的父亲和女儿的对话是第一处,其实在这里的理解应该是。蒙古人何尝不是那些编着辫子的狗转世来的呢?递延这蒙古人的流浪血统,从一个地方开始,到另一个地方结束。

所以,这里与其说是一部讲述动物和人的亲情电影,还不如你睁大眼睛看好,这是一部讲述蒙古人生存状态和生存方式的电影。蒙古人出生,死亡,延续着祖上流传下来的生活方式,保持着一种平衡。而所谓小黄狗的窝其实就是指蒙古人传统的生存方式。

另外,这个片首的寓言的图面美丽的让人心慌,一望无际的草原黄昏,扎着小辫子的女儿和沉稳的父亲,美丽的好像一首诗。

第二处寓言式的对话,是娜莎想要留住点点,和妈妈求情,妈妈说,你可以咬到自己的手掌心么?不可以,所以,不能什么东西在你眼前的时候,你都要。

我一向觉得蒙古族是一个马背上颠沛流离的民族,因为这样的原因,他们的生活哲理多少要迷人很多。这个哲理从非演员的妈妈的嘴中以这样的方式说出来,你会很震撼,然后被打动。娜莎知道,在自己以后长大的路上,自己会喜欢很多东西,可是却不是什么都可以得到的。你必须有所取舍。据说蒙古人的游牧方式也是这样。在一个地方放牧也要有所取舍,你不能什么都要,这个就是蒙古人马背上的质朴的睿智。

其实,在这里还反映了娜莎一家人面对一些新的生活方式的时候的态度,当流浪放牧已经变成一种非必要的生活方式,是不是要选择住进楼房,就好像开始的时候娜莎童言无忌的说:如果我们住在城市,要住在最顶端,才有阳光,住在下面,就很阴暗。是不是娜莎的爸爸要选择进城当售货员,过一种和流浪完全绝缘的生活?——一样的,你不能什么都要,你也不能什么都选择,你必须舍弃。

第三处寓言出现在娜莎迷路的晚上,娜莎住在一个蒙古老人的蒙古包里,老人给她讲了一个关于小黄狗的故事。娜莎认真的问自己下辈子是不是还可以做人。老人瘪着没有牙齿的嘴,笑着给她一根针和一把米,告诉她:当你可以让米粒立在针尖上的时候,你就可以在下辈子做人了。娜莎自然没有成功。老人进而说——下辈子做人多么难,所以人生多宝贵呢。

这个寓言和第一个其实是对应的,或许每一个蒙古人的灵魂里都加载着一只编着辫子的黄狗在上一辈子的灵魂。人的一生多么珍贵。这样传统而优美的寓言教育方式,在蒙古包温暖的灯火下,照着的一面是蒙古老人纵横沟壑的苍老的脸,一面是娜莎童稚天真的脸颊。这样的场面动人而有标志意味。

三处寓言式的对话贯穿了电影。你从不同的角度可以透视出,你认为原本离你要愿的蒙古人的生活。


关于写在蒙古人血液中的的流浪基因。。。。。。。


我从来以为蒙古人的流浪是写在基因中的,随着血液的延续一代一代的递延下去,生生不息。所以,流浪成为蒙古人生活的一个关键词。

父亲在去城里卖羊皮之前就和母亲说,等他回来就准备迁移。于是,在父亲回来以后,电影不厌其烦的用镜头肢解了娜莎一家迁移的过程。这段几乎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地方。一个蒙古包,人们在里面安睡,吃饭,工作。只要需要,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把蒙古包搬走,利索而不留一点痕迹。于是在5分钟的镜头语言下,娜莎一家人原本住的全部家当都被放在牛车上了。

其实我在想,一个民族需要怎样的流浪和漂泊的锤炼才可以这么熟练的面对永远无法预知的前路,而且神情自若。像我等已经习惯于安定,习惯于知道明天要做什么,什么发生的人们,想来已经比娜莎一家少了很多抵御不可知明天的本领。这也是这些人儿可以乐观并豁达的原因。


关于矛盾,流浪还是安定,这,是一个问题!


其实任何一部电影,或者书,或者简单一些,任何一个故事的发展都是由矛盾产生的。因为有矛盾,所以推动故事的发展。

在电影的铺展中,两对矛盾展现在我们眼前。娜莎想要养点点,但是爸爸妈妈不同意。这个是故事发展的明主线。第二对矛盾是娜莎一家的前途——选择流浪还是选择安定?这个则是故事的真正主线。

第一对矛盾在最后的时候得到了解决,娜莎得到了心爱的点点。第二对矛盾则根本没有解决,而是把问题留给我们,当娜莎一家的马车在草原上渐行渐远,等待他们的是什么?他们会做怎样的选择?他们写在血液中的流浪基因会被外面的高楼大厦的安定方式所替代么?没有答案,开放式的问题,于是放在了每一个人的面前。——

——选择流浪还是安定,这,是一个问题。

娜莎一家的原本生活方式已经被一些外来的方式所改变着,其实我觉得,如果导演在这里是带有批判色彩或者是带有倾向的来描述这种变化,这部电影都会显得很逊色。导演没有带有色彩的描绘这种变化,而是用中性的电影语言叙述这种传统和现代的冲突和渗透。

导演用几个场景来体现这样的冲突和渗透。在父亲去卖了羊皮回来,给母亲带了一把新的塑料勺子,还有一支手电筒。母亲很高兴,而这只不幸的勺子在接下来就很有象征意味的被烧坏了,所以,或许外面的摩登产物并不是都适应草原的流浪背景的,会水土不服的。

同时,父亲为了安抚娜莎,给她买了一只会跑会叫的粉红色玩具狗。这只粉红色的玩具狗在暗色的蒙古包中一出现,就显得格外的扎眼。不但是扎眼,而是荒诞。玩具狗的叫声引来了门外的点点,一只真狗,一只假狗这么突兀的对峙,其实这样尴尬和荒诞的对峙,何尝不是传统的蒙古人的流浪的生活方式和现代的安定的生活方式的对峙的比拟?寥寥几个镜头,胶片下的语言就这么不动声色的传递着这样的理念。

然后,母亲拿起包着手电筒的报纸看着,问起父亲关于城里大选的事情。其实,为什么说导演在电影的倾向上基本是中性的,也就体现在这里。流浪是一种生活态度,可是流浪确是处在和现代的生活方式相矛盾的位置上的。你完全可以小国寡民的生活,可是一个民族却不能选择小国寡民的生存。当大选这样的政治事件渗透进牧民的生活中,安定的生活其实已经变成一种必然。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很多的好东西,父亲的摩托车,母亲的缝纫机,还有娜莎得以到城里去上学,受完备的现代化教育。这些是传统的生活模式所不能给的。其实娜莎家这样的牧民也不是抗拒城市里的生活,娜莎的弟弟很可爱的说:姐姐说,在楼房里住,就不用到外面嘘嘘。而父亲也有到百货大楼当售货员的想法,可是传统的生活方式是先辈的礼物,有些时候也是一种负担——因为做售货员的工资没有办法养活全家。

在电影最后,娜莎一家的马车还有羊群和一辆宣传大选的车互相交错走过,宣传车上的大喇叭不停叫着:请大家认真参与选举!请大家认真参与选举!可是,娜莎一家没有停留,只是和宣传车交错而过。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娜莎一家将偏离城外的生活方式,当安定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的时候,原有的流浪方式或许只可以作为一种长辈赠与晚辈的血液中的礼物。记住流浪,但是不要抗拒安定!


关于温暖的家庭感情。。。。。。


看完电影我会很感动于娜莎一家人的生活。当扎着小辫子的娜莎回到家的时候,爸爸为她换衣服,小娜莎天真的和爸爸说起自己得了一颗小红星。还有爸爸在找到了儿子以后抱着亲了又亲的模样。记住,你不用在这里举例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员的自我修养》这样的东西或者好莱坞的造梦工厂烧钱机器雕刻出来的演技派明星来。他们是真实的一家人,或许在拍电影以前还在烧干牛粪,还在晒酸奶糕。所谓的演技根本就是狗屁的东西。在这里,你从镜头上看到的是一些真实的生涩的流露。

爸爸和妈妈亲在娜莎脸颊下的声音,响亮而温暖,我觉得这个音效做的很有意思,自己在手背上亲了下试试看,不知道是不是没有感情,听起来没有意思多了。

另外要说的,在电影结尾的时候,一家人均有出镜。都是一些比较温情,但是精巧动人的小片段,张望镜头的弟弟,对着镜子做鬼脸的妹妹,还有唱歌的妈妈,以及羞涩的捂着嘴笑的爸爸,还有抱着点点的娜莎。我的嘴角一直向上扬着。


记住流浪,不反抗安定。

小黄狗的窝Die Höhle des gelben Hundes(2005)

又名:蒙古的小黄狗 / The Cave of the Yellow Dog

上映日期:2005-07-28(德国)片长:93分钟

主演:Babbayar Batchuluun Nansal Batchuluun Nansalmaa Batchuluun Buyandulam Daramdadi Batchuluun Urjindorj 

导演:比亚姆巴苏伦·达娃 / 编剧:Byambasuren Davaa/Michael P. Greco

小黄狗的窝的影评

Jintao
Jintao • 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