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用到这样的词,过犹不及、矫枉过正,词意简单,但若真“过”了,并演绎成性格、行为、事件,就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了。说一个人太过固执刻板有偏执的倾向,很多的时候是从这个人对待事物的态度上初见端倪的,通常表现为夸大各种情感,特别是令自己失望伤心的情绪,并用自己主观的意念揣度一切,直至精神分裂异常,做出过激的反应。

电影《我想成为一名战士》,便讲述了这样一个拥有偏执型人格的10岁小男孩埃里克斯的成长片段。事实上,我认为拍摄此片的意义,大概是向社会放出一种声音,要求养育孩子的父母们正视起儿童成长教育的问题。告诫整个社会,成人们无法处理的精神垃圾与生活垃圾正侵蚀着孩童的成长环境。

正如1992年12岁的Severn Suzuki在联合国大会上震撼人心的演讲,她让世界沉默了六分钟,而这部电影在一百分钟戏剧化的演绎中,也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对未来不敢想象的恐惧。孩子们是未来,成人们都像电影开片的黑人校长一样想知道孩子们脑子里在想什么,却不愿听到他们不想听到的答案,因为有个界限,是做好孩子,还是做个有问题的孩子。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虽然全剧贯穿着美化的宇航员梦想,用儿童的感受表达创作者对社会的看法,却无处不透露着不可理喻的愤怒与挣扎。尤为可悲的是,埃里克斯的命运仿佛是被他自己糟蹋的,这种观后反馈到看客心里的,对某种偏执型人格的耿耿于怀,似乎也降低了埃里克斯存在的价值,自然也削弱了他的社会意义。

所以,在我看来,这是电影编剧处理不当之处,若在开片前更细微地刻画埃里克斯孤独困惑的精神世界,把矛头指向社会大环境,多制造几个埃里克斯被触动的雷,想来会更容易让主人公牵动观者的神经,不会认为这孩子就是有毛病,无理取闹。即便在后来借用电视与媒体渲染的暴力战争给出了埃里克斯受害者的角色定位,但显然不够深刻,至少没有他性格上的问题容易吸引人了。

但好在,电影绝对做出了探讨儿童成长问题的姿态。首先,埃里克斯的家庭环境成了第一个靶子。父母拥有双胞胎之后,对埃里克斯时而忽视时而溺爱的教育方式,及埃里克斯无法应对父母给他的爱被分流到双胞胎身上的变化,不仅引出儿童心理学家循循善诱以警示所有育儿的父母的黄牌,也对不称职的父母直接用红牌罚下了。

就在埃里克斯试图拯救家庭的完整与和谐,把父母的争吵与离异归咎于双胞胎弟弟妹妹,差点淹死自己的弟弟,这样的反应恰恰反射了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导致的因果。接近电影尾声时,埃里克斯的母亲在埃里克斯房门外乞求儿子的谅解,那蜷曲的悲伤绝望,回应的正是埃里克斯越来越严重的精神障碍。而埃里克斯父亲出现第三者,对家庭的背叛,并用谎言与自圆其说的借口彻底搅乱了埃里克尔对现实世界认知的混乱与无措,他变得更极端,则把电影推入了高潮。

离开家庭的话题,学校自然成了第二个靶子。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在想生活在西方国家的孩子们,他们在学校自小培养出的独立、自由、个性等等,这些无不是我幼年时未曾见过的稀罕物。可是,即便在那样宽广的学习环境中,老师是成人,那么孩子们一定不可避免地被成人既定的规则裹挟着。这也是推动埃里克斯悲剧的一个帮凶,那位老师在厕所见到吸烟的孩子们,如果相信了埃里克斯否认吸烟的实话,或许那一次可以成为救赎埃里克斯的机会。总之无论西方还是东方,在教育孩童时,有成人自以为善意的私心,那么基本可以预见到教育背后存在的与成功相对的失败案例了。

社会的责任就更大了,但问题太多,无从深入,索性让传媒扛上了罪魁祸首的大旗,当然暗示的始终是人类不能和平共有地球的悲哀。埃里克斯渴望成为小希特勒,对纳粹的推崇,对母亲的个人崇拜,最初的源头是电视及电视里各种有关战争、种族暴动、恐怖事件的报道,还有网络泛滥的暴力游戏、暴力电影,后来这些信息储存进埃里克斯的大脑里,变成校园里的躬行实践,杀小动物到虐待同学,一步步去验证了老校长的话,小孩子们杀人是为了体验真正流血的感受。摊开来究其原因,电影的主题也就不言而明了。

说点电影以外的闲话。我记不起来自己是否有过叛逆的青春期,我问我的朋友们,他们也说自己的少年时光没做过什么出格的事,坏事就更不用提了,倒是争着做过“好人好事”。

比如去镇政府擦玻璃,做完还会掏出塞在书包里的红领巾,要人家开个证明,回头到学校换一朵小红花。

或者为全镇为数不多的“五保户老人”跟同学撕破脸,为的是让自己独揽下帮老人扫院子的爱心行动,回学校邀大功,好在胸前别上少先队队徽。

偶尔也会在放学的路上往地上偷偷扔一角钱,大呼小叫地捡起来,隔天上交老师,换个拾金不昧的三好生称号,难得地属于动了小聪明的“飞黄腾达”,但也算作自编自导自演了,还是付出代价的。

看起来,我生活的那个年代真有美好的童话色彩。可是遗憾的是,那个时候其实只有两种颜色,白上衣配蓝裤子,随着一声一声嘘嘘的口哨,组着方队从主席台走过,就像木偶一样,没有你我TA之分,接受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教育的我们,被老师分成积极分子与更加积极的积极分子。

当然,那会儿有位老人已在南海边上画了一个圈,各地也学着南大门开始涌动。人呢也有所不同的,但一切都是处在孕育的季节,不止十个月,可能是十年,所以对小孩子们来说,那是微妙的时光。或许就为此,我们的青春期没有了个人的脸谱,大家组团成了一段承上启下的段落。

虽然,满脑子装的都是当先进的思想,我们还是知道“坏事”这货存在着,也听说过有“异见”的青年,或许不知不觉中曾向往过。可他们都自嘲为自己是特立独行的猪,而且那些先锋们都仿佛活在没有电灯的暗室里,于念学的我们这些小屁孩儿来说,没有蜡烛的照耀,我们自然看不见他们。

再说,老师说什么,我们就应该信什么,说要向雷锋叔叔学习,说要做个赖宁一样的好少年,那就学吧,做吧!自然不在乎王小波为什么要说“强忍悲痛,活在这个世上”?也不懂海子只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心思;更不明白顾城跑去激流岛作甚?唯一有点感觉的是,跟着崔健唱过一无所有。是的,我猜是我们少年怀梦的时候,悄无声息地被避孕了。看起来,这样的成长方式也带着某种偏执的味道。

总之,我们这样长大,或许难去一丝索然无趣的味道,成人后也脱不掉习惯,时常板着一副循规蹈矩的夫子相,以自己成长的阶段相当配合社会、学校、家庭的本分的姿态谏劝小辈,不要做特立独行的猪,要从众,懂得明哲保身,有没有接受过培训,那口气都有十足的官样。可能,这不是真实的意愿,却如歪脖子树,早不见了挺直的模样,索性一直歪下去。

我自然觉得这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往昔,因为我发现我自己实在缺乏想象力,更别说充满斗志的行动力了,唯一可以慰藉的是还抱有一点点的浪漫情怀。总之,意识到多么自我感觉良好的个体,终将成为流水线上不断复制的日用品,并在未来的残酷社会迷失,个人的存在不值一文,便会感喟我所受的可怜的教育。可想而知,对我们这一代而言,青春期是那个唯一可以有借口挣脱束缚的时期,它被荒废了,看来只能等下一个更年期了。

说上这一段我个人的感悟,是突然想起了这部电影中儿童心理学家对埃里克斯父母所说的话,大意就是这些做父母的太溺爱孩子们,给了他们过分的自由与民主,对孩子有求必应,社会及学校给孩子们的自由空间也足够大,这话听起来就是自由惹得祸。不能无视那位心理学家的观念,想来填鸭式应试教育与自由自主的教育,都有各自的困扰,当然被实验的肯定是小孩子们,所以作为实验者的成人,的确该认真对待这个问题,要如何养育地球的未来主人,若坦诚地承认世界并非大同,这也关乎一个民族的未来。

我想成为一名战士I Want to Be a Soldier(2010)

上映日期:2010-10-10片长:100分钟

主演:Danny Glover Robert Englund 

导演:Christian Molina / 编剧:Cuca Canals/Christian Mol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