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个五星的评分太主观,确实自己就能指出它的不少矛盾和不严谨之处,不过确实是喜欢,就这么把它偏低的评分给拉一拉吧。
同样道理,“少包1”的情节各方面同样有不少值得推敲之处,不过它的评分可是高出一大截,除了有很多亮点之外,第一部给人带来的光环效应也不可小视;
演员当中也是群星云集啊,这个确实比不了。
可是前几天决定再刷经典作为吃饭配餐的时候,还是选了“少包3”,足见天芒传奇在我心中的地位;——第一部确实也刷的太多,过于熟悉了。
有时候自己也想,凭什么对这样一部很多情节设定宛如儿戏的电视剧作品如此痴迷,明明自己都感觉很扯,但就是愿意欲罢不能的看下去,我觉得其中的“少年”韵味是关键。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身为少年的时候不觉得怎样,更多的是抱怨自己没钱没权,拼了命只想往上爬往前赶,而等到韶华不再,身上暮气十足的时候,又开始回忆过往,凭吊自己逝去的青春,叹息自己越来越多的世故圆滑。
“少年包青天”系列(只谈1、3,2看过一次,至今不想看第二回),固然走的是悬疑探案的路子,但更重要的前提还是包拯、公孙策、展昭的三人组还身处少年,简单、单纯、真诚,义无反顾,虽然很多时候考虑问题不周到,却是侠肝义胆义薄云天,那现在时髦的话说,那叫牢记初心,不忘使命——真相,只有一个。
所以很多时候,明知道剧中人说的都是孩子话,都是不谙世事、极容易闯祸的愣头小子们在振振有词地慷慨陈词,但就是忍不住想看、想听,甚至每一次,都很容易骗取我的泪水……
就天芒传奇而言,最为催泪的场景有二:
一个是若水“去了她该去的地方”,最终终于有机会在包拯的怀中倾诉肺腑;
另一个是“杀灭央”最后一案,公孙策面对破解谜题后犹豫的包拯,鼓励他不忘初心,直面真相,并且“黄泉路上不孤单”。
天芒传奇应该以后还会再刷,感觉年龄越大越记不得很多细节,每一次刷的时候,像庞统说的那样,就是陪伴着包拯抽丝剥茧,最后欣赏到包拯把一件艺术品完工。
每个人都会老去,但总有人更年轻,少年包拯的形象,应该会持续的保留在我的脑海里,直到我离开这个世界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