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tine Cinéma Club,俄罗斯电影节。主持人介绍说,这位导演名叫Marlen,你们想到了什么?《蓝天使》里的Marlene Dietrich?其实完全不是。这个名字是Marx和Lenin的缩合……导演跟他父母一样也是个真诚相信共产主义道路的,只是他和当时苏联的许多人一样,并不清楚这条路怎么走……当时是解冻时期,审查变宽松了,但他的这部片子还是没有让审查满意。赫鲁晓夫亲自批评这部电影,不能接受里面的年轻人迷茫而不积极的形象,于是它最初上映时不得不删改了很多……
听了这个介绍以为这个片子会很“苏联”(于是很异域),结果看完觉得妈呀,60年代青年的迷茫真的是世界性的。片子里从头到尾无疑都是苏联的社会苏联的青年苏联的矛盾苏联的宣传(这部分“苏联性”我猜应该在中文语境下相对容易把握所以就不展开了),但这种青年的迷茫绝对是普世的。胡茨耶夫式的迷茫真的可以和戈达尔式的迷茫或安东尼奥尼式的迷茫并列……战后十余年,人民已经大体温饱无忧,社会在剧烈变革中,而父辈并没有留下关于未来应该如何生活的指导,或者年轻人已经不信了……意识形态的分野在这种迷茫的内核的相似性及其在具体场景中的表现的一致性面前几乎可以忽略了。在街头游荡打斗、在客厅酗酒念诗,社会的保守已经容不下这些年轻人。从技法上说这片子也一定深受当时欧洲的新浪潮们的影响,画外音和人物对话交错融合的拍法、最后主人公和父亲在虚幻场景中的相遇,都足以让这部电影成为“解冻电影”的先锋。
另外,回想前几天看的Ettore Scola的《我们曾如此相爱》和这部片子有太多相似性:三个男性好友之间的故事、在对话中间会插入画外音、有电影界自己的出境(在这部片里有塔可夫斯基和康查洛夫斯基、在Scola的片子里有德西卡和费里尼),也许是受了影响。
2021-07-04
又名:伊里奇的哨卡 / I Am Twenty / Застава Ильича / Bastions of Il’ich
上映日期:1965-01-18(苏联)片长:189分钟
主演:瓦伦丁·波波夫 尼古拉·古本科 斯坦尼斯拉夫·柳布申 玛丽安娜·沃汀斯卡娅 Zinaida Zinoveva Svetlana Starikova 列夫·普雷古诺夫
导演:马林·胡茨耶夫 / 编剧:Gennadi Shpalikov/马林·胡茨耶夫 Marlen Khutsiy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