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里大概都有最珍惜的东西。可能是某个人,可能是事业,也许是某个纪念物,也许是某种生活状态,或者某种理想,也可能是自己。无论如何,即使假装,或者只是纯粹形式,也总是个让自己过下去的理由吧。

和一位朋友聊天。聊到自由这个事情,她说希望到处旅行,喜欢看风景,热爱大自然,迷恋建筑物,当然,是好看的有历史的有故事的建筑物。我就理解为,这是一种“在路上”的爱好。也许是由于凯鲁亚克,也许未必因为他,总之它是牵动人心的状态。它符合某种理想主义,或者浪漫主义。无论作为实际行程,或者仅仅是在精神上寻找某种价值,它却总是带给我一种悬在半空的无依感。

有人把安东尼奥尼的《喊叫(Grido, Il/The cry)》定义为公路片和“在路上”。这电影里确实有流浪,有长长的旅程,在公路上不断搭乘顺风车。这电影里也有寻找,寻找一个可以停靠的地方,走了一圈,又回到出发点。但这种旅行是被动的,无奈的。它与凯鲁亚克们的主动甚至浪漫毫不相干。如果要找一个契合点,我想只有那种无依感。

无依,是因为丢失了内心最珍贵之物。走了一圈,回到原地,这个地方是他出走的原因,我们往往喜欢用“伤心地”来指称。每到一个停留的地方,以为就是终点了,但是每个地方都带走身上原本所剩无几的保留。一路走,一路遗失,最后自己也丢了。这是我最怕见到的一种凄凉。我预感到他的死亡,因为他不得不死。然后安东尼奥尼就让他死了,死在那个令他出走的人面前。他不见得想跳下来,可是他站不稳。他无法站稳。在楼上望出去,人们都在奔跑,奔跑着去试图阻止对原本属于他们的命运的剥夺。可是这一切与他无关。

我觉得凄凉,原以为他的流浪旅途可以摆脱无依的阴影,每次停留,都缘于看到希望,寻到替代失去的内心宝贵之物的希望。却原来最初的,也是惟一的,是无法失去的。无法失去,就无法替代。

我喜欢这部电影,除了迷恋黑白电影之外,还因为它拍得单纯,因单纯而有力。

这部电影是安东尼奥尼早期作品,可以归类到新现实主义里。它也具有明显的安东尼奥尼的个人特征。它可以从特定历史社会时期的个体生存状态进行解读。但是安东尼奥尼在这种框架之下,不动声色地分离出完全属于个人视角的内心世界,它是完全独立的。但与安东尼奥尼后来纯粹个人视角的作品不同,它与前者(社会现实的客观视角)又结合得天衣无缝。

呐喊Il grido(1957)

又名:哭泣 / 大声疾呼 / 呼喊 / 喊叫 / 流浪者 / The Cry

上映日期:1957-06-22片长:116分钟

主演:史蒂夫·柯臣 阿莉达·瓦利 多里安·格雷 林恩·肖 加布里埃拉·帕洛塔 皮娜·博尔德里尼 Guerrino Campanilli 米尔娜·吉拉尔迪 莉莉亚·兰迪 加埃塔诺·马泰乌奇 贝琪·布莱尔 

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 编剧: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Michelangelo Antonioni/Elio Bartolini/艾尼奥·孔西尼 Ennio De Conci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