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一直是一件抒情的事,是诗人和哲人才会孜孜不倦的话题。
那么自杀呢?如人类这般高智慧生物才会有的行为,它无限古老,无限温柔,带着禁忌,又暗含诗情。
前些日子读到一篇小文章。作者和我一样年纪轻轻。她说这么多年以来都在寻思着找到一个最好的方式离开,她比较了各种自杀的方式,要么死相太难看,要么难度太大有闹得致残终身的风险——总之,没有一个理想的方式,所以也就这么活了下来。我相信那位作者并不完全只是在开开玩笑,写写黑色幽默。我并无法猜想她经历了什么,就像无法得知街边一位路人曾有过多少的撕心裂肺的眼泪那样。
但是,“想要离世”这样的词汇恐怕是能够将所有心碎的、痛苦的、厌世的人们纷纷连接起来,放在同一个房间,感受到彼此内心那微弱的吟唱,甚至时不时可以点头寒暄一句:“啊,原来你也想死,这么巧啊。”
总是伤痛将人们的情绪共鸣嵌套得紧紧的,像穿各色珍珠一样穿起来,细线的另一头就是疲倦的旅人们渴求的终结。
如果你问,人们为什么想要自杀呢?
不问各自个体性的缘由,仅仅是肉身离开世间这个念头,就包含了一切答案:因为当下活着的痛苦程度远远超过了死亡的恐惧和代价,所以死亡是一件极为美好的事,至少解脱了肉身。肉身一旦带走,痛苦不就不再纠缠了么。这就好比逃避到一个永远都不醒来的梦一样。就像电影中Colin每天早晨醒来都觉得是一种折磨一样,如果有过和他相似的经历,便能理解这种无穷无尽的无力,这是一种恐怖——法国哲学家莱维纳斯用过一句话来形容存在的恐怖,“什么?明天,还得,活下去吗?”他说,即使想到今天,都会让人抓狂,因为今天就包含着无数的明天。嗯,真贴切。
不说一定有过同男主相同的痛苦,但“自杀”的念头恐怕是普遍存在过大家的生活中的,只是长短深浅的区别罢了。
所以,看《单身男人》这部片子能够感动的,必然也是正在那个房间,或者曾经进入过那个房间的人们。
Colin的存在的恐怖到哪种程度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Living in the past,is my future.”
Colin本是一个厌世者。而厌世者都是怎样生存的呢?我记得昆德拉在《不朽》中就讲过一个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比喻,他说,如何在一个你认为不值得爱的世界中活下去?办法有两个,一是进修道院,二是爱情。
对于Colin来讲,是爱情无疑。他对小男生说,人生中最珍贵的一瞬间是当你和另一个灵魂惺惺相惜时。
为什么爱情能让厌世者活下去?
这个问题也很有趣。因为只有当一个厌世者爱上了世间一个具体的人的时候,他才会觉得这个世界可爱,因为那个具体的人就活在这个世间。
电影感动到我的,正是Colin内心清醒而又悲观的柔情。物质无忧,生活讲究,有地位,有朋友,有认同,这些对于他来讲是真正的价值吗?他清楚明白的是,他被生活剥夺走的,是快乐。这快乐是他唯一认同的价值,其他的一切都是多么轻。这快乐是与他爱人息息相关的。
所以他选择自杀,多么必然。爱人死了,他自认为还有什么理由苟活下去。甚至爱人死后,他和Julianne一起讲话时,都那么自然地说出,我已经有他了。这是心怎样都无法再分给别人的证明了。
要是说,这部片子最牛的地方呢,还是结尾的处理吧。在Colin终于感到自己今夜有了理由活下去的时候,处理完了一切原计划的遗物,躺在床上突然心脏病突发而死。
他之前设想的死在床上,死在浴室的愿景真是一个都没实现。他最后死在了床下。
这个结尾真妙。妙得简直不声不响就道破了人生。妙得我简直想用弗朗索瓦的《阿涅丝的必死》这个标题来将我的评论命名为《Colin的必死》。
Colin最后的死亡并未一场意外,实质上是一种祝福。这和《不朽》中阿涅丝的死亡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在阿涅丝看透人生之后,选择去瑞士隐居,而非自己了结生命,然而在公路上车祸身亡。
发生在Colin身上的亦是如是。死亡作为一种馈赠在最后发生了,如同爱人的那一温柔的吻,将你带走。你不用再欺骗自己让自己活下去。在这个人世间,他需要作的一切都已经作完了。出生、经历、痛苦、挣扎、领悟、平静、死亡。又一个生命去了他方。功德圆满。
————所以我们还得活下去。:D
弗路【写于两年前 2014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