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08-07-18

赤月:赤月与世界末日

太陽是熱情燃燒的,而夜晚的月亮顯得冷清;在東北,可以看到月亮是紅色的「赤月」則是在黑暗中不僅能看到光明,還能看到溫暖,是一種希望。




波子(常盘贵子)是一个完全不同于那个时代的日本女性的异类,她漂亮,她性感,她对爱情和性爱尽情追逐。10年前他和丈夫一起到荒芜的满洲北部牡丹江畔创立事业,10年之后她仍如年轻时一样美艳动人,她热情而主动的追求年轻的情人。要不是因为战争,她在那个时代也许适合为标榜为“荡妇”一类的人。

但此时正处于二战最后终结之时,森田酒厂也在战火中化为灰烬。他的情人军官大杉为了尽最后的职责上了战场,并最后死在了对苏联人手里。他最大的儿子在战争结束之前被从到中国内陆的战场上。

还有追求她的那个年轻的情报员冰室。因为嫉妒她写了匿名的密告信把她的情敌爱莲娜害死了,而且是死在她的爱人冰室手上。他的丈夫因为无法阻止妻子从心灵到肉体的出轨而自卑不已甚至决意断手指立志。最后为了尽身为一个男人的职责抛下妻子儿女,死在苏联人的集中营里面。

一无所有的波子遇见了因杀人如麻而饱受良心谴责继而吸食鸦片成瘾的冰室,波子为救冰室决定将他留在身边,然而,乱世中一个柔弱的女子该如何面对接下来的生存考验呢?

在那个时代,无疑波子是一个伟大的存在,在无时无刻不在鼓励自己的孩子和身边的人,无论如何都要坚强的活下去,不然就什么都没有了。她把自暴自弃的冰室从鸦片中拉了回来,用自己的热情赐予了他新的生命。她勇敢的面对自己曾经犯下的罪孽。

当最终踏上战后回国之路,她看着爱人重新站起来面对生活,她看着一对儿女从失去父亲的日子里恢复过来,她感慨的对着美丽的太阳说“谢谢你,满洲”。我所看到的是一个如此复杂但又非常真实的形象。

《赤月》讲述了1945年一个日本女人在中国东北哈尔滨三段感情经历。该剧是由直木奖同名小说改编,剧本把女主角塑造成一个爱丈夫、爱情人、爱孩子,在任何困苦的环境下都能活下去的坚强女人。对于这个年代的她来说,结婚了、生子了、婚外情了,在二战结束前后,一个日本女人活得如此多姿多彩,实在难以置信,按照传统的观念,日本女人应该更加内敛。但其实,一个普通的女人也会有巨大的感情波动,当岁月流逝之后,感情已经可圈可点,剩下最多的还是一个女人对生命的态度。

那就是一个大变迁的时代对个人命运的巨大影响和塑造。从这点上来说,《赤月》这部电影远远超过了去年常盘贵子主演的另一部电视《最后的皇弟,流转的皇妃》。常盘贵子所演绎的波子这个角色其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了那个嵯峨浩。看完了赤月我也一直在想,大概也只有日本人这么BT的民族和优秀的导演才拍的出如此有张力的片子,而中国人对这种女性的描写和评价,可能更多的会是片面和充满贬义的。相对来说,时代变了,我们从观念上更能接受这种其实很难评价的女性。

电影中的几出戏拍的都很过火,常盘贵子难得的惹火出演成了不少人看这部电影的一个很大原因。而这部电影老实说画面拍的真的非常漂亮。为了营造剧中森田酒厂当年的气势,以求逼真的效果,制作方毅然斥巨资搭建片中重要场景森田酒厂,此外,盛大的舞会上波子与冰室翩翩起舞的场面以及战乱中动荡的场景等,都曾动用超过千人以上的临时演员。片中的林海雪原、百年没有大变的哈尔滨街景,这一切都让整部片子更有历史感。

我很喜欢导演处理镜头的方式,他会让整个荧幕的背景呈现灰色,惟独突出女主角的那一袭红色连衣裙的亮色。在悦耳的音乐中翩翩起舞,那些痴迷着他的男人们围绕着她在那里旋转,那一刻她才是所有的中心,而她自己也很享受这种感觉,尽情的在那里转了又转。

评价一部电影的好坏比评价一个人要容易的多,至少我认为《赤月》属于值得一看的电影。可能一些不太喜欢日本的人会对这部片子报以某些敌意,甚至对某些场面反感,但总体来说,这部片子仍旧反映了导演本人和原著的反战意识。当然日本人对战争的反思和理解,可能会和我们的并不一样。只是这部电影只是借助了战争年代,却算不上真正表现战争的电影。

赤月赤い月(2004)

又名:红月

上映日期:2004-02-07(日本)片长:111分钟

主演:常盘贵子 伊势谷友介 香川照之 山本太郎 Yelena Zakharova 大杉涟 布袋寅泰 蟹江一平 反田孝幸 郑龙进 山中聪 

导演:降旗康男 / 编剧:なかにし礼(原作)/井上由美子/降旗康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