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第一个镜头逗留在平和的水池上,弗洛伊德认为水象征着子宫,一个人漂浮在水中常被赋予“回家”的意义,小女孩从水中荡过,这是一个关于生命与回归的故事。
由于荣格又把水比作人的潜意识,我们可以做以下解读。女主角只有七岁,属于儿童心理建置时期的性蕾期,性别意识开始建立的阶段。故事中她摘掉胸衣,无意识地融入男性阵营,或许是导演想要暗示女孩有先天选择性的同性恋倾向,一个“扮作”男孩的小姑娘浸没在水池中,使人想到一个“本该”是男性生命的女性生命孕育在母亲的子宫里。
接下来,教练作为“社会准则”的形象化出现,宣布在游泳竞赛中胜出就可以赢得代表着”社会认同”的奖牌。此刻,另一个主要角色——小男孩出现,与女孩形成竞争关系。
这里,我把小男孩理解为女孩的另一面,既女孩的本我。在竞赛代表的社会考核下,自我和本我初次分离。起初,自我和本我和谐相处,导演让上身裸露的女孩与其他男性自然地嬉闹,其“性别平等”的表达意图不必多说,女孩在独白中也直接表明了身处其中的快乐。“这简直完美."
性别平等的观念在跳水段落中进一步表达,女孩完成了“男孩生涯”的最高挑战,拿到了男性阵营的合格书。这一动作或可理解为象征女主角达到了超我,而此刻自我和本我却更加明显的分裂出来,从换衣间男孩与女主角的对立可以可以看出。
两人在意为潜意识的水池中抗衡,竞争。最终自我击败本我,女孩拿到了奖章。而幽默的是,这枚象征着“社会认同”的奖章,却是颁发给女孩的男性身份,在这场乌龙中,女孩的本我得到了社会认同。
我想这是导演对人与社会准则的美妙构想,当自我取得优异成绩,本我亦会在不知觉中得到社会认同。(请允许我以金星老师为例)
竞赛结束后,男孩与女主角握手言和,自我与本我再次协调统一。
唯一令人担忧的是,结尾处,母亲发现女孩在游泳课上“扮作”男孩。从成年女主的旁白和种种暗示中,我们可以推论女主的确是一名同性恋者。而此时代表社会大众的“母亲”,把持着方向盘,会有怎样的反应。幸好,这个人是母亲。从她并不真的愤怒,甚至还有一些好笑的神情中,我们可以做出乐观的推测。
不要比基尼,丢开这样最后一道保障,丢开安全的生命标签,我们依然干净而平等,爱把我们从迷失中解脱。

ps.1.以此回答关于“为什么此片会在同性恋电影节获奖”的问题。
2.文章所有“扮作”的意思是:被误认为

不要比基尼No Bikini(2007)

又名:拒穿比基尼

上映日期:2007-09-09

主演:Matreya Fedor 

导演:Claudia Morgado Escanill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