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活一万岁你也是这个死样,loser
——错,只会更糟糕




1
总有些神奇的电影会以电影内容本身之外的特点占据你的视线,譬如在眼下这个金钱横飞疯狂砸钱的电影圈里,在动辄上亿的投资成为基本起跑线的情况之下,却有一些电影另辟蹊径,以极小的成本四两拨千斤地赚得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譬如《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这部2007年的美国电影,就以不到20w美元(网上有说不到2w美元,我觉得基本是喜欢夸张说话人的瞎扯,片中的几个演员确非知名,但也不是无名之辈,一直活跃在美国影视界)的预算大获成功。它的秘诀就在于,这部电影本质就是一个谈话节目,一群人围在屋子里从头讲到尾就是电影的全部内容,没外景、没特效,几张破沙发就是道具,这样自然把预算降到了最低。这搁古代西方叫十日谈,搁古代中国是答客难,电影史上也有同类型的《十二怒汉》珠玉在前,秘诀就在于要有一个新鲜而诱人的主题保证把观众摁在椅子里一直看下去。这部电影的主题只有一句话,但仅一句话就可以把观众强烈地吸引住,这句话就是:如果一个人从新石器时代一直活到了现在,不老也不死,你怎么看待他?

2
如此庞大的主题在一部两个小时的电影里面呈现是非常困难的,电影的诀窍就是要弄假成真,虽然观众知道银幕上是虚构的,但黑暗里一个多小时的欺骗是一切乐趣的来源。电影为了把这个设想弄得更像回事,将这个永远35岁样貌的叫奥德曼的家伙的身份设定哈佛大学的教授,他为了不暴露自己的身份,养成了每隔五到十年就更换一个地方生活的习惯,在哈佛混了几年他要照例开溜,但是他在哈佛有些同僚也许是和他交情很好,也许是诧异于为什么这个30几岁就评上教授的牛人要辞职,来到他家为他送行,并企图弄清楚这个问题。也许是因为奥德曼深深了解知识分子是多么的鸡婆,或者他知道美国的专家和天朝专家类似,说什么大众都不会信,于是干脆第一次和盘托出。他的讲述遭到他那帮生物学家考古学家逻辑学家的同僚的质疑,他不断化解这些质疑,带给他们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实际上是导演借这些学者的身份来对自己的构思进行质疑,好让自己的谎能够看起来像一点。但千万别傻傻的认为这些演员的台词具备哈佛教授的水平(还能不能好好的看电影了?),不需要果壳或者松鼠会的geek出来批驳,稍微有一些思辨水平的观众都看得出来里面的质疑都是软弱和浅尝辄止式的,因为让导演去想象一个他从来没有认识过的事物实在太困难了。但这个idea已经足够激动人心,电影里抛出的两个疑问也值得人去一再的思考
1、如果一个人有足够长的寿命,他会成为有史以来最聪明的人吗?
2、如果一个人的寿命十倍百倍的延长,他的情感会发生哪些变化,人会“非人”吗?

3
先说第一个问题。电影对第一个问题似乎有些模棱两可,一方面他认为人的智性不是完全直线型的,片中的奥德曼也承认自己虽然拿过十几个博士学位,但是内容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就算是没有忘掉的知识,也已经远远过时而派不上用场。但另一方面,奥德曼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人物,他是梵高的朋友,是释伽牟尼的徒弟,他在部落里被尊为首领,他甚至就是耶稣本人。那导演到底对这个问题持什么态度呢?
我认为,一个有足够长寿命的人,未必可以成为有史以来最聪明的人,如果他本身不具备天才的素质,我相信这也是电影的意思。足够长的寿命只能给他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但学习这个动作的对象是已有的知识,一个人无法超越他时代的边界,虽然他可以悍然成为这个时代边界上的高峰,比如梵高,比如爱因斯坦,但是电影中的奥德曼,显然不具备这样的素质,他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文化创造,也没有什么推动人类进程的发明,他只是一个时代的旅行者,随着人类历史来到这个时代,他就像是一个部落里年事最高的长者,有最丰富的见识,但他并不是这个部落的领导者。至于他成为了耶稣这个事实,则充满了对智性的讽刺意味,他一再在谈话中对这些虔诚的信仰者祛魅,他成为耶稣,成为西方文化的标志性人物,不是依靠自己智性的高超,而是群众智性的低下的产品,他们为了战胜自己的恐惧和无知,活生生地造出一个或几个神来,这是人类历史到处可见的事情。这是一个多么让人无奈的发现:人的智性,上限极其有限,虽然科学家一再宣称人脑有无限的潜能,但是除却天才,一般人无法触及时代的边沿,更遑论超越,所以奥德曼花了一万多年来学习,他也只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却连自己的出身还没完全搞清楚;但是人智性的下限,却深不见底,不可想象的愚蠢造就了各种特异的景观,此时我们可以再次深味爱因斯坦那句名言的正确: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是无限的,一是宇宙,二是人类的愚蠢,我所不能肯定的乃是前者。
人对于超越自己认知之物的防御机制一直牢牢地限制着人对自己智性的超越,这种机制从大到教会对布鲁诺的迫害,小到普通人对驾着跑车疾驰而去的年轻女性产生的“婊子”想法上持续显现着,人对知识和思考到底是何种态度呢,这恐怕也要取决于趋利避害性,不相信的话就看看电影里这些教授对超越自己认知理论所显示出来的本能的抗拒吧。
那到底什么样的素质才是天才所具备呢?或换而言之,学习如何才能形成足够可观的智性增长?或许这一开始就与学习的方法息息相关,如果学习的方法不正确,早早触到天花板并原地转圈也许早已注定。中国的古人也苦苦思考这样的问题,宋明的哲学家朱熹和陆九渊形成了两种学习论,朱熹认为学习依靠循序渐进的积累,陆九渊认为学习依靠内心反省的体悟。不难看出,这种难以明说的“悟”的方法是向佛教借来的。“悟”摆脱了简单的直线进程,是一种飞跃,类似于宇宙航行理论中的空间折叠(不是由a点直线通往b点,而是将空间折叠,使a点与b点重合),电影对这种“悟”的方法显然也深为认可,所有它大胆地将释伽牟尼视为耶稣的老师,并将他当成有史以来最有智慧的人。
但这种“悟”的方法最大的问题在于:一,时间在这个方法上无效,有可能一瞬间悟道,也有可能一辈子执迷不悟;二、合作学习在这个方法上无效,天下人不悟,一人独悟;三,知识都他妈在这个方法上无效,饱学之士悟不出的东西,不识字的慧能悟出了。
所以,如何不具备天才的资质和体悟的条件,就算把一万年的时间交给你,除了利用人类智性的漏洞装神弄鬼充当“大师”以外,你也不会取得什么成功,且慢,不仅不会成功,还会更失败,我们下面就来讲这个问题。

4
情感和伦理道德都是社会发展过程当中制造出来的东西,是规则和利益的润滑剂,比如同窗之情、师生之情、战友之情等等,都是社会发展过程当中创造出来的。而人的感情又是这么的容易驯化,
只要在一个对象上花上足够的时间,情感就会培养起来,也有了抵挡消耗的基础。譬如多年的旧友见面,即便身份思想品味已经完全不同难以为继了,但是回忆丰厚到在一次次短暂的会面里足够被消耗,那么尴尬的时刻就会推迟到来,幸运的话甚至可以一辈子保持一种体面的关系,虽然这种关系很早就已经死亡了。但是交往的时间,始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我们觉得和一个朋友交往了十年是名副其实的老朋友了,那是因为我们默认的生命长度只有七八十年,十年在我们生命长度中占据了一个牢固的地位,与其肯定老友的地位,不如说是在肯定我们自己,但是如果我们的生命有一万年呢?十年的交往就相当于20多天的交往,是否觉得20多天也足够多了呢?但朋友间的交往不是时时刻刻在一起的,平摊到每个时间段的具体时间都是微小的,因其持续才显得壮大,20多天的来往,就相当于去参加一个培训或者夏令营,在里面认识了一个还比较谈得来的人,相互留了联系方式,但再也没有联系过,若干年之后,能记起他的样貌已经是很难得的事情了,更何谈特殊的感情呢?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影片的结尾揭示奥德曼是一位老教授的父亲时,老教授痛哭失声,难以抑制感情,奥德曼却冷静甚至漠然,因为对他来说,这只是一个匆匆一面的人,虽然是他的后代,但是他已经有了无数的后代,在这个意义上,他已经无法理解其中的感情了。
电影《守望者》(《watch man》)也从侧面探讨了这个问题,电影里有一个牛逼的人物叫曼哈顿博士,因为一次物理实验的失误变成了一个全身蓝色的怪物,但是同时也拥有了超能力和不死之身,在拥有不死之身后,由于在不同的维度思考,他对人类的情感变得日渐稀薄,最后跑到火星上和岩石做伴去了。
所以如果一个人真的有不死之身的话,他的结局大概是要疯掉(因为他自杀无法成功),因为他不可能受得了时间不断增长之下智性停滞的焦虑和感情的破灭,整个世界呈现在他面前,是一个人间地狱。

5
人的智性和情感,终究还是悲哀的。它们在延长的时间面前,终究脆弱、相对、甚至虚假充满了自我安慰。
但反过来说,这也未尝不是一种成全。
人的不能永生,真是一个好主意,在极其短暂的时间里热烈的生活,做出伟大的功绩,像暴雨雷电淋漓尽致,而不是在时间的延伸里一拖再拖。不敢做的事情,想到终有一死,便不再畏惧;为了名利生出的勉强之心,想到终有一死,也就浇灭大半,因为有一死,所以有恨有憾,有滋有味,如果我们面对的是一片空白,那我们又能去讨要什么,撬动宇宙的那个点,又该在哪里放置呢?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The Man from Earth(2007)

又名:地球不死人(港) / 这个人来自洞穴 / 来自地穴的男人 / 穴居人 / 地底奇人 / 长生不老 / 来自地球的男人

上映日期:2007-11-13(美国)片长:87分钟

主演:大卫·李·史密斯 托尼·托德 约翰·比灵斯列 安妮卡·彼得森 阿丽西丝·索普 威廉姆·卡特 理查德·雷西尔 艾伦·克劳福德 史蒂文·利特尔 罗比·布赖恩 

导演:理查德·沙因克曼 / 编剧:杰罗姆·比克斯比 Jerome Bixby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