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决心要开始看一些“不那么容易观看”的电影,我在d盘里找到了《安德烈鲁布廖夫》,那时我尚不知塔可夫斯基,也不知这部电影描述的是什么故事。然而我在坚持观看一个半小时后眼皮子开始打架(片长大概3小时),最终我关闭了这部电影,并发誓明晚接着看。可是明天我完完全全忘了这事,直到今年暑假,无聊的我才突然想起来这部我中途放弃的电影。
在我的印象中,这好像是关于俄罗斯中世纪一个修道士画家的故事。可电影那充斥的大量隐晦的画面和情节让我昏昏欲睡。这次我下决心一定要看完。原本以为这次我又会睡着,可令我惊讶的时,我竟然在3小时后大受这部电影的震动。
安德烈鲁布廖夫确实是一个俄国中世纪修道士画家。我依然记得初次看见安德烈鲁布廖夫的样子。作为一个俄国中世纪的修道士画家,那时他仍然在修道院中用他的天赋作画。他的画中包含着柔和却又天真的真挚。他的画技远近闻名,甚至被很多教堂邀请去画壁画。可在他前往那些教堂的旅途中,他看见愚昧的市民在异教节日中荒谬的狂欢,以及残暴的鞑坦人的入侵……可怕的社会巨变让他眼中的真挚渐渐变为了怀疑,恐惧,最后又变为了冷漠。他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拿起画笔去描绘画作,可那些王公贵族却让他描绘可怕的场景去恐吓人民。在他的心中产生了深深的疑惑,在这样的恐吓之下,只会让人民越来越害怕。他曾经坚决的放弃过一切,一个人默默走在路上十几年,可终究是受了些感染,拿起了画笔,画出了那副经典的画作:三圣像。这次,神温柔的眼中充满着对大地的爱。而这其中的艰辛,是长达十几年的苦痛和自我怀疑,至于到底经历了什么,还是请大家自己去观看此电影吧

电影分为序幕(Пролог),流浪艺人(Скоморох)1400,费奥凡•格列克(Феофан Грек)1405,安德烈的激情(Страсти по Андрею)1406,节日(Праздник)1408,末日审判(Страшный суд)1408,入侵(Набег)1408,沉默(Молчание)1412, 以及钟(Колокол)1423.这几个部分。我将会挑一些我印象深刻的来说。接下来,我就会说说自己对这部电影的看法,下面的文字尤其适合看完电影的人去观看。
序幕(Пролог)
首先对于刚刚开始的热气球情节,我相信大家看的也许都会一脸疑惑,因为这似乎和电影毫不相干。而在那个热气球摔下而马惊坐起的镜头,又不知道被世人赞誉了多少遍。对于这一部分,我有我自己的见解。
我想导演也许是在通过截取某一部分俄国中世纪的生活来让大家能更好的代入电影。确实,在序幕部分,导演特地运用了一个跟随制造热气球人的镜头,让我们彷佛就好像是他身后的一个帮手。而在之后运用第一人称的视角又让我们有了一个更深的代入。不得不说在气氛营造方面,这一部分是不可缺少的,如果直接开始拍摄安德烈鲁布廖夫的生活,那么安德烈鲁布廖夫永远只是一个生活在俄国中世纪的修道士,我们看过的众多角色中的一个,而我们却不能深深的感受到他的经历对我们的影响。
况且,这也赋予了电影一个更广阔的视角和更高的高度。这让我们感受到,安德烈鲁布廖夫其实并不是这部电影非常非常突出的主角,他周围的环境也是一个重要的角色,他和他周围的世界是一样重要的。(因为我们在观看完全片时也能发现安德烈更多是看,有过思考,但没有外面世界的影响,他不会以一己之力去彻底反抗些什么)以及这个情节本身寓意着什么,也许每个人的看法都会不一样。在这里我就不过多论述。

流浪艺人(Скоморох)
流浪艺人同时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角色。与安德烈一起同行的修道士基里尔曾看着他们然后说“上帝创造了修道士,鬼创造了流浪艺人。” 随即基里尔就告发流浪艺人,流浪艺人就被带走。而电影中流浪艺人所唱的曲调也很有意思,是讽刺当时大公的歌谣。

其实我认为这也算在当时罗斯封建割据时期( 13世纪中叶到14世纪中叶,即本片的时间背景)一种有意思的文化。梁赞的《俄罗斯史》中曾提到了这种游乡艺人(skomorokhi)“从基辅时代以来,他们就随着人们朝东北部迁徙”,当时这种不稳定的迁徙生活特别适合他们。而且这些俗世的表演者也在那个动荡的,并没有在文学上有过多建树的年代创造了一种口头的短暂的文学。符合大众的心理,而又能让人欢笑,这些流浪艺人口中的民歌和故事也能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状况。就如电影中讽刺大公的歌谣一样。而《俄罗斯史》中也提到了“教会一直在于这些流浪艺人做斗争,谴责他们的公开表演是与异教,巫术,罪孽相联系的罪孽行为,因此他们一直从一个村走到另一个村,这样安全些。”我想这也就是当时流浪艺人被带走,琴也被摔坏的原因了,之后在安德烈鲁布廖夫放弃画笔的那十几年苦难,流浪艺人终于被放出来,看见安德烈还情绪激动,非常苦楚。
确实,我想当时的宗教势力是和大公和贵族联系在一起的(那些教堂的委托),那么流浪艺人讽刺大公是绝对不会被教会和贵族这双方面容下的,他们就只能在宗教和政治的压力下寻找生活的道路。当时安德烈并未告发流浪艺人,但在十几年后流浪艺人被放出来,去攻击安德烈时,安德烈也并未太大的反抗。也许他当时已经对宗教和政治的参杂而心灰意冷(去被贵族命令画可怕的审判以恐吓人民)。此时的他只觉得这一切都是极其可悲的。

末日审判(Страшный суд)1408
入侵(Набег)1408
我想从精神,即安德烈本身追求的艺术,和物质,即他周身现实所发生的事件来看。在精神方面,鲁布廖夫对自己要创造的艺术作品产生了质疑。贵族让他画可怕的审判,他却迟迟不动。可怕的审判在他心中不能给这片大地带来爱。但是王公贵族在那时根本不在意这类事情。封建割据时期的罗斯衍生出了几十个小公国,每个公国的掌权人都想着怎么强化自己的势力,更别提想着人民。此举在之后工匠眼睛被戳瞎那一情节也有体现,那个王公不希望这个工匠再修建比自己建筑更好的作品,于是就把他的眼睛戳瞎。也许在安德烈心中产生了这样的质疑:我的艺术究竟是为了谁?上帝?人民?还是那些贵族?即使他最后创作出来了。鞑坦的人的入侵也烧毁了这座教堂,他的画作。他的艺术作品就这样被践踏。
我依然记得那个鞑坦将领到了这个教堂,指着圣母问与他勾结的王公:“这个娘们是谁?”在那个时期,安德烈也许真的心灰意冷,放下画笔。我依然记得,他在被烧毁的教堂里默默行走,看到了费奥凡的灵魂,费奥凡说:最可怕的事莫过于教堂下雪。他看的出安德烈心中的矛盾与苦楚,但费奥凡作为一个更年长的艺术家知道,这一切安德烈都是要经历的。这也对应了在费奥凡•格列克(Феофан Грек)1405一部分基里尔对费奥凡评价安德烈的情节:安德烈的画是很好,可缺少磨难。
对于他周身所处的环境来看,鞑坦人的入侵也并非只是一个天灾,而是早有预谋。再罗斯割据时期,王公叔侄相争,哥弟相争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于是大公的弟弟便勾结鞑坦人入侵土地。而在之前的情节我们也可以看到大公在与他弟弟表面虚假和解时内地其实暗自斗争(踩鞋子)。鞑坦人的入侵不仅毁坏了安德烈的艺术作品,也屠杀村民,活脱脱一个“可怕的审判”这是基于现实和精神的双重打击。安德烈感觉这片土地实在与他心目中所信仰的土地相差太远,而此前他所创造的艺术究竟是什么意义呢?
沉默(Молчание)1412
钟(Колокол)1423
讲到这里,我相信他已经不再是修道院那个内心充满热情的天真青年了。在他头上笼罩的,是一层又一层的乌云。直到接下来他遇见那个铸钟少年,他才重新拿起画笔。不过至于铸钟少年是如何打动他的,这一段情节描述的十分感人,我甚至在高畑勋的书中《一幅画开启的世界》也看到了他对这一情节的一些描述。不过安德烈重新拿起画笔不仅是有铸钟少年的感染,我相信也有基里尔的感染。基里尔在当时嫉妒安德烈的才华出走,在历经苦难后悲惨的回来,却坦然了对安德烈的嫉妒,并恳求他不要将才华带进坟墓。
这也许只是一粒种子,而之后铸钟少年在极为艰难的情况下的成功铸钟最终浇灌了安德烈鲁布廖夫心中的那粒种子,使之成长。不过无论是铸钟少年的遭遇还是基里尔的遭遇,都是因为当时混乱的社会状况。而安德烈在接下来创造出了三圣像,我相信也是对之前他的所有那些苦难经历,以及当时混乱不堪的状况最好的回应。三圣像的画作上是慈悲的神,用他们的爱去给大地带来生机,而从不是什么可怕,威严的形象。在这里,安德烈终于能用他最重要的方式去表达最重要的信息。这无论对于他的艺术还是对于人民来说都是最好的作品。虽然这是电影中安德烈鲁布廖夫一个比较大的转折,但我不太再想去细说铸钟少年的生平了,以及如何感染安德烈,毕竟这些在电影里都十分容易理解。

在影片的最后,塔可夫斯基给了一个时间还比较长的镜头去让我们能细细观看三圣像。不得不说之前黑白的镜头到这成为了彩色,真是让人震撼。在这里,我将引用一些梁赞俄罗斯史的文字来帮助我们理解三圣像。
“圣像画通常被认为是中世纪罗斯艺术中同等优秀的部分,是封建割据时期罗斯人民的精神生活和创造天赋的最伟大和最忠实的表达。正如我们前已经知道的,圣像画是随着基督教从拜占庭传到罗斯的。然而很显然,罗斯人很早便开始修正他们所继承的拜占庭遗产,并初步发展出自己的原创风格。在基辅国家衰落后的几个世纪里,数个杰出的罗斯圣像画派问世了。为了理解它们在罗斯人的生活和文化中的作用,首先应该意识到圣像对于一个信徒的重要能,他通过圣像直接与另一个世界沟通并在实际上得到了那个世界的具体形象。如果说圣像可能会传播迷信甚至偶像崇拜,那么另一方面,它们也是在理解诸如耶稣的道成肉身和上帝创世等基督教的基本教义的过程中最勇敢和最有效的尝试之一。另外,在封建割据时代,图像毕竟为没有受过教育的普通大众提供了舍此就无法获得的信息与教育。”
从这里我们发现,圣像画确实是一个将精神联系到现实中一个很重要的办法,而画作画什么,通常也意味着人民,那些不识字的人民得到了怎样的信息。在这里我们也能理解为何安德烈拒绝画可怕的审判了。这不仅仅是对他心目中信仰的不尊重,也是对人民的一种不公正的恐吓。我在这里也想说一句,在安德烈心中最重要的并非只有艺术,也应该有人民,即他周围的环境。在节日(Праздник)1408这一部分,他看到异教徒的节日而被深深震撼,他不仅仅只是在创作自己的艺术,他还在观察他周围的世界。如果周围世界使他心灰意冷,他也会逐渐放下画笔。所以不得不说,艺术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我们不能只选取一个概念。
在封建割据时期还有一些其他的圣像画派,比如罗斯本土的圣像画流派“其圣像的特征也是高雅、优美、细腻;另外,用格拉巴里的话来说,它们的“一个总的基调是始终如一的冷色调和银色调“,而诺夫哥罗德画派在15世纪中叶达到了顶点” “温暖、黄色和金色”的诺夫哥罗德画派因其宏伟气魄和一般说来明亮的色调而值得进一步关注。这个画派的圣像通常风格庄严,画幅很大,构图宏伟,布满了人物和情节。“,如果有感兴趣的可以自己找资料去看一看,而在高畑勋的书中,他觉得我们应该去俄罗斯实地看看三圣像或者购买画册,毕竟电影中的三圣像镜头没办法完整表达出其美妙的构图而且也不能比较灵活的观赏画作。
其余在影片中还有一些人物,比如安德烈卢布廖夫的老师兼好友达尼尔,安德烈的随从,学徒,和那个来到教堂的疯女,以及在异教徒节日诱惑安德烈的女人。但我在这里不一一细说。原因之一是他们的形象不是特别特别丰满 二是我的这篇影评毕竟还是普及之用,没有太细究里面的人物作用,欢迎看过电影的小伙伴过来找我讨论。不过当我在回忆这部电影时,确实我也只记得很多关于安德烈和他周身环境的事,对于人物,我记得不是很清楚。
作为我看的第一部艺术片,之所以震撼是因为他不同于我以前看的任何电影。没有刻意得镜头和特效。一切彷佛都是随意进行其实又是精心的安排。而从内容上,我被震撼是因为我看完后悟到我不应为了做作品而做作品,不做作,对自己坦诚,竭尽全能去表现我眼中真正看到的世界才是我应该做的。哪怕我眼中的世界有着奇异的色彩,破碎的物体,扭曲的人物,但是那确实是我所看到的。因为这一点,我会毫不犹豫将他们表达出来,无论怎样。而这部影评的上半部分主要是分析电影情节和内容,下半部分我将会谈谈这部电影的一些表现手法,以及塔可夫斯基本身这个导演带给我的影响。甚至一些延申的资料。

上次主要谈了一些电影中的内容,有些部分没有讲到,我也在公众号里面发消息注明了。而这次主要是谈一些表现手法,会讲的比较深入吧。(其实这才是最重要的一篇!)时隔一周,我看了塔可夫斯基的《雕刻时光》并深有感触。这周也想将其带来分享给大家。由于不像上次内容那样有逻辑性,本次的文章不设标题,只要往下看就好啦。
下面就让我们来谈谈令我瞌睡并感觉晦涩难懂的一些表现手法吧。
安德烈卢布廖夫是我看的第一部艺术片,也是我看的第一部塔可夫斯基的电影。这部电影晦涩的主要原因在于其表现手法,首先电影的黑白画面以及看起来乏味平淡的镜头让习惯彩色画面和惊奇特效镜头的我们不适应,而且有种年代感(也许这方面的感受是成功的),其次,故事情节之间缺失的暗示与连贯性让我们怀疑这部电影到底在讲啥。最后,没什么音乐和音效以及大片看似意义不明(这里是指我们看不懂的)的对白甚至让我们怀疑这是电影还是某个导演在梦游时拍出来纪录片。我们甚至会怀疑,这个电影是否本身被剪辑过或者直接放了一个草稿上去。在读了塔可夫斯基的工作笔记《雕刻时光》后我发现那时的人们也许并没有发出我以上假想的观点。但是,我们要知道,《安德烈鲁布廖夫》诞生于1966年,而我们在2019年已经看过太多将我们的视觉和大脑思维服侍的服服帖帖的电影。那些电影,换句话说,不需要我们动脑子。我们只要大声赞叹:真厉害!真漂亮就行了。
但是上述提到的那些看似不好的观点,在仔细思考后,我却发现他们真正能成为安德烈鲁布廖夫乃至塔可夫斯基电影的一些特别美好的品质。这是在看完此片后受到震撼的我反复思考而得出的。让我们来一个一个分析吧,我不是很专业,但我会说出自己的感受。
电影的黑白画面是偷工减料,粗制滥造,有一些人对于黑白电影通常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但是安德烈鲁布廖夫并非这样。学习了一些俄罗斯史的我发现在那个混乱的年代,所有的事物都是战争和动荡,一片死气沉沉。而本部电影在叙述历史元素时也是实事求是的表现出了这样的气质。黑白的画面不得不在这里给予了一种特殊的冷冰冰的气质。直到最后三圣像给予的华丽彩色画面,给了人特别大的冲击,彷佛预示着这是再生的来临。我认为黑白画面在营造氛围中占了不少的部分,尽管遥远冰冷,却让人着迷,并准确表达出了那个年代的气质,同时也有一种客观的沉默,毕竟我们无法完全了解那个年代。
而看起来乏味平淡的镜头,并非一开始就让我们打瞌睡。确实,这些镜头与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那些刻意设计好的,献媚观众的镜头有着很大的不同,但并非意味着这些镜头没有意思。他们是很有意思的,至少我是这么觉得的。
抱歉,我无法在这里回忆起一个具体的例子,但我可以概括我的感受。塔可夫斯基的镜头总让我们感觉我们参与这些故事其中,比如当所有人都看向屏幕外的——你,然而你会发现,他们盯着的不是你,而是这部电影的主角。此时你心里也许受到了那样的凝视,会开始思考,这种演员,空间,观众的转换我觉得是很令人着迷的,我突然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文章,是讲关于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的《骂观众》,“《骂观众》全剧没有传统戏剧的故事情节和场次,没有戏剧性的人物、事件和对话,只有四个无名无姓的说话者在没有布景和幕布的舞台上近乎歇斯底里地“谩骂”观众,从头到尾演示着对传统戏剧的否定。“听说他思考了关于舞台上演员的时空和舞台下观众的时空关系,他否定了一些传统戏剧的做法,他在思考,如果演员和观众处在同一个时空,此时会发生什么?我看到这篇文章,时常想起塔可夫斯基电影中的那些凝视的镜头。
除此之外,塔可夫斯基电影的构图也令人着迷,有时他们看似随意,但又构成彷佛具有无限隐喻的画面。还有,就单单《安德烈鲁布廖夫》而言,所有的镜头我觉得都是先基于一个特定的环境,再去叙说彼时的人们。他的电影中,所有给定的镜头(甚至电影的情节)缩小了特定的人物个人色彩,而是放大了环境,那些时空。因此,在一些镜头中,我们甚至能感受到时光的流逝(有时我们可以在细微处感受的到,有时要放在整个全局去考虑。)因此虽然节奏非常缓慢,但是我们从未失去兴趣,这种时光的流逝让我们感到,这部电影不单单只是使用电影的时间,而是使用了我们生活中,现实中的时间。这种熟悉的亲切感让我们开始放松,并感受到了——共鸣。
“共鸣”一词是塔可夫斯基的第一部作品《压路机与小提琴》琴童小男孩对压路机工人说的一个“很重要“的词。小男孩说,一些空间会给予音色共鸣,这是很重要的。随即,悠扬的琴声让青年陶醉其中,明亮的阳光轻轻折射在水面上……,而作为观众的我在屏幕前悄悄把这段音乐录了下来。再听,仍像那位陶醉的青年一样享受其中,我的脑海则里是他们二人下午悄悄走过的街道。
为什么我会对电影的一些画面,一些故事印象深刻?那就是那个词“共鸣“,一些事曾经出现在我长久的记忆里,我快将其遗忘,而这些作品提醒了我他们的存在,届时,我将如梦初醒,那个时段的一系列时光也如将要滴下发梢的水滴般浮现。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感觉《安德烈鲁布廖夫》缺少逻辑性,故事情节是如此不连贯而且我们感觉那些对白有时是毫无意义的。因为这些时光和情感,乃至艺术本身就不会有太多的逻辑性,而他们做的只不过是真诚的将这段时光表达出来。塔可夫斯基在《雕刻时光》里对这些有过解释:
“艺术作品同其他生命有机体一样,在各种矛盾的因素中生存、发展。其中的每个矛盾对立面不断互补,使其意义获得永恒。思想在各种矛盾因素的平衡中才能被揭示- 因此艺术最终战胜作品(亦即对其思想和任务单一含义的解释)是遥不可及的。这就是为什么歌德说“越是理性力不所及的作品,越有高度”。所谓杰作,是某种不受狂热或冷淡影响的内向封闭的空间。精彩之处在于各部分的均衡。而吊诡之处在于,创作越完美,就越少引发联想。完美即独一无二。或者说,能引发无穷的联想。其实这是一码事。在这个问题上,维亚切斯拉夫·伊凡诺夫说得非常准确。他这样说艺术形象(他称其为“象征”):“象征只有在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意义上,通过隐秘的(祭神与巫术)言说表达出暗示与语词表层无法传达的内涵时,才是真正的象征。它有多个面孔、多重意义,永远潜藏在最深处。它有如晶体,构造有序。它甚至如同某种单细胞生物,有别于复合的,可隐喻、讽喻、比喻……象征无法言说,不可解释,面对它的整体感,我们只会觉得无助。”
那么,我就不得不提到我之前所观看过的“一条安达鲁狗”(塔可夫斯基本人也对布努埃尔赞赏有加,认为他富有“诗意思维”。确实,大众在观看这一类电影不能够接受“诗意”这一个词的解释,对他们而言,这是毫无逻辑性可言的,而且这种东西甚至可以批量生产——因为这不需要努力,彷佛随意组合物品和思想,我便能拍出一个超现实的画面。
在我们周遭的生活中,一切真的都是井井有条,富有逻辑性吗?有些时候,我们会拥有一些看似毫无逻辑的回忆,也许是从窗前的植物联想到在铁道上奔驰的列车——你们肯定会有过这样的经历。也许多数人只会将这怪奇的回忆忘掉,但有些人记了下来,在这些毫无逻辑的回忆中寻找真实。其实当我们以长远的眼光来看,我们会发现有很多毫不相干的东西中有着神秘的联系,而电影应该做到去真诚的表达这些独属于我们生活中的,神秘的联系。
塔可夫斯基在书中写道:“电影的纯净及其与生俱来的力量,并不表现为形象在象征方面如何鲜明(不论其如何大胆)。而在于这些形象表达了现实的翔实内容与独一无二。”
现在看来,在人们眼中那些毫无逻辑的画面其实并不是作者的臆想,而是实实在在在生活中作者的眼里所看到的。他们只不过非常准确的把他们第一次接触那种回忆,联想的感情给表达了出来,在这一点上,他们无人能及。而对于那些虚假的,只是单纯捏造各种超现实联系便说自己的电影是诗性的人,塔可夫斯基给予以下回应:
“有一个已然老生常谈的概念:诗电影。它意味着电影可以通过其形象,大胆脱离生活中常见的具体事物,同时确立自己独特的结构价值。不错,这其中潜藏着特别的危险,即电影失
去自我的危险。“诗电影”产生了诸如象征、隐喻之类的东西,它们恰巧同电影与生俱来的意象没有任何共同之处。在这里我想再就一点做一个必要的澄清。假如电影中的时间是以事实形式表现出来的,那么这种事实必然是以简单、直观观察的方式呈现的。观察是电影艺术最重要的构形基础,从最小的细胞贯穿到整体。我想一再提醒的是,电影中无论何种架构的必需的假定性,以及必需的最终标准,每一次都要归结为生活的真实性和具体的事实。它的不可复制性亦源子此,而不是源自作者找到一种特殊架构,从而用莫名其妙的思维转弯和自己的想法与之建立联系,赋子它“本人的”某种意义。这种电影被强加人一些象征意义,进而沦为陈词滥调。“
从这段论述我们便能发现,他们的本意与我们对他们那些”看不懂“作品的曲解有着多么大的分歧。我们认为他是用自己的思想胡乱捏造,这样便形成自己的风格。而他们实际上只是真诚展现了自己所看到的事物,表达出了那时非常自然的情感,而他们并未用自己的独裁思想搅浑那段时光,不然这便变成某种刻板的隐喻。个人风格不能限制你的作品,而每个人真实的感受才是我们要表达的,看似是他们主观的思想,其实是客观的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
塔可夫斯基针对这一点提出了自己理想中的作品,而从这个作品的计划中我们便能看到这种真诚性,从而更好的理解他们的本意。
“我心中理想的工作情形是这样的,作者携带数百万米胶片,记录下一个人从出生至死亡的每分每秒,每时每刻,每一天.每一年。最后剪辑出两万五千米,即一个半小时的银幕放映时间长度。(想想便很有趣,这几百万来的胶片由不同导演经手结果会多么不同!)虽然在现实中我们无法拥有上百万米的胶片(哈哈,也许他没想到2019年会是什么样子,但在其在世时数码相机已经在1975年发明出来),但“理想的”工作条件并非不能实现,这正是我们应为之努力的方向。在何种意义上?重点就在于,选择并串联一系列事件,去准确了解,去看,去听,是什么把它们连在一起。这就是电影。否则一不小心就走回戏剧化电影的老路:根据既定的人物性格构建情节结构。而在这种情况下根本不需要密切关注某个人物。在银幕上,人的行为逻辑完全可以转化为另外(貌似不相干)的事实和现象逻辑,先前你们看到的人可能从银幕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截然不同的,对于指导作者建立事实联系来说必不可少的东西。比如,我们有可能拍出这样的电影:里面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人物,却可以折射出人对生活的看法。”
真诚,永远是他们作品中最重要的东西。如果你发现不了这样的真诚并拒绝观看电影。第一,别把自己放在一个看不懂的位置,请让自己心平气和,好好拿出心态来看,这不是为了消遣,而是为了能让自己深深思考。第二,尽全力去感受,切莫浮躁,从那些时光中,你绝对能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诗性和神秘并非不可解释,不过唯一的解释也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真诚中去。只不过作品表现的大部分是他们看见的生活,而不是我们看见的生活。但我们有时可以从他们的作品中找到自己的生活,而那一点,就叫做共鸣。若是真有这样一份触动心弦——他们想必很高兴看到这样的事:
“最大的理解莫过于此!一直以来,我内心最深处的梦想是通过自己的影片,以最大的饱满度与真诚去表达思想,而且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不过,如果你的世界观也能为别人所接受,成为他自身不可剥离的一部分,那会让你有更大的工作动力。“
他们最不愿意的事就是强迫别人去看那些晦涩的作品,我们大可不必勉强自己尴尬的点继续播放。你们也许觉得他们高深不可攀,那只是因为没有找到“共鸣“,再安静地试试,我们也许能。若找到了,最晦涩的部分便也成了我们最心爱的部分。
也许我已经脱离了《安德烈鲁布廖夫》讲了很多,但其实,这些关于镜头,思想的理解同样体现在塔可夫斯基的这部作品上。但是安德烈鲁布廖夫会比塔可夫斯基的其他作品好理解一点不是吗?因为他的剧本故事有一定逻辑性。顺带一提,开头序幕的热气球并非作者臆想之片段,而是剧本上确确实实有着一段(不过为什么剧本上有着一段不清楚,这毕竟不是导演的事,还会有编剧的事,这不能让塔可夫斯基一个人来承担!“)塔可夫斯基做的只不过是将这一段用电影的语言独特的展现出来了。(飞翔与热气球的隐喻)
最后,我想说塔可夫斯基的《雕刻时光》,绝对是每个和塔可夫斯基电影有“共鸣”的人的必读之作。我从他的工作笔记里发现他对电影这一门类有特别的研究,比如电影的特性,电影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的意义等等。这让我愤愤不平,因为我的专业是动画,而动画经常不被当作一门独立的学科存在(比如动画依附电影,作为技术存在——大众的偏见,嗯?),这就又要回到我之前的文章“化生”如何从动画的技术特性:帧 去考虑动画以及如何从动画的内容特性:可以表现出“摄像机拍不出的东西“ 去考虑动画。幸运的话,我要能去加州艺术学院的实验动画去深入探究这一课题就好了!不过即使去不了,我也会深入探究的!(总有机会!但是我……还是很想去calarts)
若要谈谈塔可夫斯基对我的影响:那就是现在我认为没有什么事是解释不了的。自从看了他的作品,我便愿意去接触那些艺术类的电影并抛弃那些偏见。并且由于他作品的魅力,我购买了很多俄罗斯文学,还看了俄罗斯史,只是被他电影中的俄罗斯生活元素所吸引。不得不叹服,他的作品让我静下心来思考到底我们要说些什么:真诚。并且看了他的工作笔记,我对自己的专业也有了新的认知。
最后,对于动画层面,我这边有一个小资料。在《一幅画开启的世界》书中,高畑勋对于三圣像的评价时,提到了1971年的俄罗斯动画片《库日涅茨会战》(不是那场著名的库尔斯克会战)。导演是伊万·伊万诺夫-瓦诺和尤里·诺尔斯金。这个动画片采用古罗斯的圣像画和湿壁画的风格。不得不让人想到安德烈鲁布廖夫的三圣像。故事内容则是“从俄国一方的视角表现俄罗斯士兵与蒙古骑兵的战斗。“也许这之中代表着文化的冲突,因为动画中出现了很多宗教元素。不得不说。运用湿壁画和圣像画的风格来创作动画,这样将传统艺术与动画结合的方式是非常有意思的。

安德烈·卢布廖夫Андрей Рублёв(1966)

又名:安德鲁卢布列夫(台) / 安德烈·鲁勃廖夫 / 安德烈·卢布耶夫 / 昂德烈柳布烈夫 / Andrey Rublyov / Andrei Rublev

上映日期:1966-12(苏联部分放映) / 1969-05(戛纳电影节) / 1971-12-24(苏联)片长:145分钟

主演:安纳托利·索洛尼岑 伊万·拉皮科夫 尼古拉·格林科 尼古拉·谢尔盖耶夫 伊尔玛·拉乌什 尼古拉·布尔里亚耶夫 尤里·纳扎罗夫 尤里·尼库林 罗兰·贝科夫 

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 编剧: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 Andrey Konchalovskiy/安德烈·塔科夫斯基 Andrei Tarkovsky

安德烈·卢布廖夫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