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片子的过程有点曲折,我是先看到一个影片,作为背景介绍了一个youtube发布的分析中途岛战役的视频,觉得这里面的情报、谋略、运气真的有意思,就做了回假军迷研究了一下,然后又去看了一遍1976年那个经典版本,片子早看过,主要是根据战史重看了一遍剧情和战役细节,最后才看的本片。

也就是说,我是相对比较全面了解那段历史和战争细节之后才看到这片子。我发现罗兰艾默里奇对这种大事件,大场面的材料组织能力真的挺强,怪不得《后天》《2012》这种片子虽然艺术上评价可能并不高,但影片大卖,点播率超高。总结一句话就是,抓得住重点,故事讲得清楚抓得住人。

拿《Midway》来说,如果单论把事情讲清楚,抓住重点,可以给8.5甚至9分。

这里首先要提一下之前的珊瑚海海战,珊瑚海是历史上第一次“超视距海战”,看不见对方,完全航母舰载机打。用一句可能不算特别恰当的比喻来说叫“菜鸡互啄”,交战双方都曾经因为攻击次要目标错过大胜机会。珊瑚海个人觉得有两个重要后续影响,一是大家都在说的瑞鹤、翔鹤受损导致这两艘航母错过了之后的中途岛;二是美国人比日本人更充分吸取了教训,大力强化情报侦察,力图先机制敌。

中途岛美军获胜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是情报工作做得好,不但先猜到,后确认日本人要攻击中途岛,连攻击位置都只差了5海里5°,出色的情报工作使得美军完美地设套伏击日本舰队,在舰船只有对手1/3的前提下取得击沉航母4:1的大胜,彻底扭转太平洋战局。所以整个故事以情报官莱顿作为贯穿全片的人物真的非常合适,故事也容易讲。当然,老版就是用情报官,也不能算艾默里奇的原创,艾前后时间跨度更大,还讲到了和山本五十六的接触,前因后果更明白。

新版选择企业号为主要场地讲故事,也相当“大片”思维,这里面当然有贝斯特这个一天重伤2航母的传奇因素,而且企业号不仅战功卓著,而且经历了整个二战,最后是被卖掉解体的,比起那些被击沉的航母,似乎更有个人英雄主意和美国范儿,就跟《2012》,《后天》主角都存活是类似意思。

艾默里奇选企业号可以理解,如果是诺兰来拍的话,个人觉得还是会选约克城号,这条船太传奇了,参加珊瑚海重伤,结果三天修复,改变中途岛战力对比,成为日军目标二次重伤,又没被打沉,损伤管理做得牛。迅速灭火,结果让第二波攻击的日本航空兵误认为没被攻击过的航母又挡了一波鱼类炸弹还是没沉,最重要的是让日军指挥官误判已经使美军两艘航母失去战斗力,直接导致日军唯一剩下的航母飞龙被重伤后自沉。这里面可以看出来艾默里奇还是逻辑比较简单的大片套路,剧情看着爽就行了,并不是很喜欢挖掘内在的意义和比较复杂的情况。

对南云忠一的表现也有这个嫌疑,直接处理成无能之辈了,当时南云面对的决策困境比影片表现得要复杂得多,而且情报和战略的问题也不全是他这个战役指挥官能左右的,因为情报问题山本五十六就没能实现自己的战略意图。另外日军体制、科技、国力上的劣势也是重要原因,下级参谋官提出了被伏击的可能性,但强调服从的垂直威权体制没能重视。美军损害管理部队决策放权,能第一时间迅速修复受损,可以说立了大功,科技上二氧化碳充填控制爆炸伤害,容忍穿睡衣拖鞋上班的情报主管等等细节,电影里有些表现出来了,有些没有,这些体制机制上的对比导演没有特意去挖掘和组织是肯定的。南云忠一指挥犹豫不决,侦察不力,指挥上肯定是有问题的,但过于简单化的处理其实削弱了本片的层次深度。

不过说到底,作为一部半纪实性质的战争片,艾默里奇拍得很不错了,主线清楚,战斗过瘾,部分煽情也都比较自然,是一部合格的大片。
另附前面说到的中途岛战役详细分析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24411Y7Wv?from=search&seid=8766042730814596085

决战中途岛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