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1939年爆发的战争,我看到了什么?
我没有必要去讲述战争的故事,但我可以说战争的结果。
——谎言战胜了一切,战争摧毁的不仅是一切政治反对派而且还要摧毁整个民族。

——安杰伊·瓦伊达

一、从波兰说起

波兰,一个数次亡国的国家。地处东欧平原,波罗的海南岸,与瑞典隔海相望。

公元10世纪,波兰人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其后的11~15世纪,波兰逐渐走向强盛,与立陶宛的联合王国一度成为欧洲面积最大国家,在16世纪迎来黄金年代。但到了18世纪,强邻俄国和普鲁士的崛起,波兰开始了它的噩梦······

1795年,作为一个国家的波兰从地图上消失了,再找回名字已是123年后,仅仅过了20年,德国人的坦克就压过边境线······

波兰的近代史充满了侵略与抗争。二战后,波兰加入苏联社会主义阵营,新政权希望创造一个全新的民族身份认同,切断与战前波兰的任何联系,以社会主义兄弟情构建新的波苏关系。

官方话语和主流意识形态为维系着政治统治合法性不遗余力,文艺创作面对着种种清规戒律,在“日丹诺夫消毒水”的净化下,艺术被片面的规定只能教化民众,只看立场,只有歌颂。

对现实和战争题材总是用“廉价的乐观主义”去表现,把战争表现为“盛大的节日”,永远都是“从胜利走向胜利”。

1953年,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上台提出了“去斯大林化”,这股风潮迅速从苏联席卷到整个东欧社会主义阵营。1956年,波兰爆发波兹南事件,哥穆尔卡被推举上台,提出波兰式社会主义主张,遣返苏联派出政治代表,波兰迎来所谓“解冻”时期。

波兰电影学派由安杰伊·瓦伊达的处女作《一代人》拉开序幕,其后的《下水道》和《灰烬与钻石》并称他的“战争三部曲”。

解冻让曾经禁忌的话题变得可以讨论,华沙起义、波兰国民军,他们的故事开始被讲述。“战争三部曲”皆以二战和华沙起义的抵抗军为主角,把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重新定义民族身份认同。

“谁能有同样残酷的勇气?来以这样的方式表现自己的祖国?我们残忍而忠诚、勇敢却愚蠢,我们的国家没有头脑与政治,只凭着赤城和重拳毫不犹豫走向毁灭”

让波兰影评家发出如此感叹的就是“战争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也是巅峰之作——《灰烬与钻石》。

二、灰烬与钻石

影片背景放在二战后,导演选择了一个极为戏剧性的时刻——德国投降的那天,那是黑夜与黎明交汇的一刻,但对于波兰来说,从德国占领下获得解放就意味着被苏联占领。

电影的第一幕,镜头缓慢从杨柳树冠包围的教堂顶下落到安杰伊和马切克的近景,他们是抵抗军的两名年轻成员,受命暗杀当地新委派的工人党书记施祖卡。教堂无疑对应着波兰悠久的天主教信仰,而杨柳则是波兰乡间常见的一种树木,也是战士怀旧歌曲中常出现的意象。

导演安排了一个来礼拜的小女孩,希望两人能帮助她打开教堂门,但教堂却锁住了,“上帝为他们关上了门”,曾经为民族而战的英雄,却被历史裹挟进无耻的政治斗争里。

之后,马切克开枪杀人,当垂死者以受难者的姿态倒进教堂,镜头便将受难者与圣像进行了某种联结,被害者与施暴者望向圣像的目光同时获得一个圣像回返的目光,可能马切克此时已经被定罪,因为他了结了一个无辜的生命。亦或是说,这是一个某种程度上“上帝死了”的时刻——如果博爱的上帝存在,为什么他会允许这样的暴行?

杀戮结束后,三人慌乱离开现场,此时画面插入一个特殊镜头——一个农夫驱赶着牲口犁地,这是瓦伊达对费迪南德·拉什斯卡的名画《土地》的复刻和再现。

费迪南德·拉什斯卡《土地》

被杀的两人并非施祖卡,他们只是水泥厂的两位普通工人,一周前才从德军劳动营被放出来,他们熬过了战争,却倒在了战争结束的最后一刻。他们逃脱了法西斯的魔爪,却死在了爱国者的枪口下。

围上来的工人们质问施祖卡,还有多久他们才不会这样无辜地死去?二者对应的正是波兰和以拯救者姿态出现的苏联。

施祖卡说“战争结束了,可斗争才刚刚开始。波兰会成为什么样的国家,由此刻决定”

市里为庆祝德国投降,举办了一场庆祝宴会,上层的庆祝宴会和下层的政治暗杀交叉并行。

安杰伊和马切克以为任务完成,向上级汇报,正赶上施祖卡投住旅馆。这里,瓦伊达用深焦摄影将人物并置,前后景极端对比使场面戏剧化 ,暗杀者和本该死去的暗杀目标出现在同一画面。

士兵进入城市的镜头始终充当背景,这便是政权交替的直观表现。

无辜的生命枉死,让安杰伊产生动摇,询问上校他们真的有必要杀死施祖卡吗?当安杰伊在良心与命令之间摇摆时,他位于画面的中心

而后,安杰伊被上校说服,上校走向镜头,安杰伊则走向画面纵深处,背景中的安杰伊失焦,上校才是掌握话语权的人

影片中有一处极为有趣的人物关系设定,施祖卡的亡妻是上校妻子的姐妹,姐妹两人一人嫁给流亡政府的国民军,一个嫁给工人党的人民军,这无疑象征着波兰国家内部的分裂.

从施祖卡和上校妻子谈话中,我们得知,施祖卡有一个儿子被她抚养,如今他已经成长为年轻的国民军战士。战争分裂的不仅是国土,还有亲情血缘。

酒吧中,女歌手唱着纪念蒙特卡西诺战役的歌曲。

蒙特卡西诺战役对波兰人来说是一场极为复杂的战役,它是波兰第二军团的成名战,可以说是一种骄傲,但荣耀背后是难言的苦涩。1941年,苏联加入盟军,丘吉尔又促成《西科尔斯基—迈斯基协定》的签署,苏波关系改善,苏联释放了吞并波兰时的战俘,在苏联境内建立起对德作战的波兰军队,由刚出狱的安德斯将军指挥,也就是后来的波兰第二军。他们经伊朗开赴伊拉克,后转战意大利,协同英军作战,蒙特卡西诺战役就发生在意大利战场。1944年初,盟军进攻卡西诺山,山顶有座兴建于6世纪的圣本笃修道院,是居高临下的战略要地,结果猪队友美国陆军航空队,担心修道院被德军所用,将其炸为废墟,结果形成大片瓦砾,成了德军机枪阵地。1月17日,盟军先后发起4次大规模进攻,都被击溃,在最后一次进攻中,担任主攻的是波兰师,经过浴血奋战,波兰师终于占领了卡西诺侧翼的山峰。5月18日早晨,波兰人进入修道院,在废墟上升起了波兰国旗,宣告蒙特卡西诺战役的胜利。《雅尔塔协定》签订,苏波将以“寇松线”划分,波兰版图向西滑,它将失去维尔纽斯、利沃夫、西里西亚煤矿和7万平方英里的农业区,这意味着前线杀敌的原东部波兰士兵,再也回不去他们的故乡,他们越英勇向前推进,加快地只是那些大国瓜分敌人和自己的速度。

由于安杰伊要接任队长,不能再参与暗杀施祖卡以防不测,马切克需要孤身一人解决施祖卡。临行前,马切克与女友克里斯蒂娜一夜缠绵。瓦伊达有意将爱情场景与其他场景进行区分,在拍摄其他场景时,用深焦镜头将人物放置在大环境中,但当马切克与克里斯蒂娜缠绵时,影片用特写、淡入淡出构造出一个纯粹的感情空间。但在整部影片中,这仅仅是一个转瞬即逝的温情。

与路上巡逻的士兵擦身而过,寓示着他们还是无法逃脱现实环境

天空下起暴雨,两人躲到一间废弃的教堂。倒挂的耶稣像是信仰颠倒的隐喻。

克里斯蒂娜的到来让马切克有了对平稳生活的渴望,他想向安杰伊退掉暗杀任务,二人吻别后,画面中出现了一匹白马。对这一意象,瓦伊达在书中提到,从《灰烬与钻石》开始,白马便成为他片中代表波兰精神的象征

马切克向安杰伊提出想退出暗杀任务,被拒绝,背负了过去的他们又能走向哪里?

马切克暗杀施祖卡。施祖卡倒在马切克怀里,形成一幅“圣子怜母图”,关系变成了“父与子”“子弑父”,身后升起的烟火呼应着火热的伤口和燃烧的酒,它们都是献祭蜡烛的一种世俗等价物,献祭了生命,祭奠着过去。

影片以正面形象塑造着施祖卡,他是波兰人选择的另一条路,但终究倒在这个混沌暧昧的时代,倒在了肮脏的臭水沟里。

失调的波罗乃兹,虚妄欢乐的各色人物,僵尸般的克里斯蒂娜,所有的这些都指向一个看似充满希望、实则不知该何去何从的战后波兰

旅馆前的老人疲惫地挂起一面波兰国旗,在初曦的晨光里,一切都变得雾气笼罩,前途未卜

逃往的马切克,身后火车轰鸣,历史向前进,而他注定属于过去

追捕过程中,马切克中枪,右边,是正在奔驶的火车

马切克鲜血染红白色床单,那是波兰国旗的颜色

影片最后,马切克踉跄着、奔跑着,倒在了历史的垃圾堆上。这种死亡的无目的和无意义,象征着无数年轻人做出的牺牲。


灰烬与钻石Popiół i diament(1958)

又名:Popiol i diament / Ashes and Diamonds

上映日期:1958-10-03(波兰)片长:103分钟

主演:兹比格涅夫·齐布尔斯基 夏娃·克尔齐塞夫斯卡 瓦克劳·扎斯特泽金斯基 亚当·帕夫利克夫斯基 博古米尔·科别拉 扬·切切尔斯基 Stanislaw Milski Artur Mlodnicki Halina Kwiatkowska Ignacy Machowski Zbigniew Skowronski 芭尔芭拉·克拉夫托夫娜 Aleksander Sewruk 索菲娅·切尔文斯卡 Wiktor Grotowicz 

导演:安杰伊·瓦伊达 / 编剧:安德热耶夫斯基 Jerzy Andrzejewski/安杰依·瓦伊达 Andrzej Wajda

灰烬与钻石的影评

Manson
Manson • QU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