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疯狂的外星人》,我才突然想起宁浩上一部“疯狂”系列电影已经是十年前了……
十年前,成本一千万的《疯狂的赛车》上映,宁浩用更熟练的多线索叙事,更加荒诞不经的剧情以及劲儿更大的黑色幽默俘获无数观众的心,斩获了一亿票房,加入大腕云集的“亿元导演俱乐部”。
同年宁浩开始拍摄犯罪电影《无人区》,但是由于题材太过灰暗,电影迟迟过不了审,审片委员会的赵葆华更是直言宁浩“为了好看,为了艺术极致,不惜违背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最主要的失误是丢失了艺术家的一份社会责任”。
几年的空窗期后,宁浩又拍摄了《黄金大劫案》以及《心花怒放》,这两部电影依旧是他驾轻就熟的喜剧,但是却少了些荒诞,对黑色幽默也是极尽克制,让人感觉宁浩似乎变了。
在新作《疯狂的外星人》里,宁浩依旧没有采用观众心心念念的多线索叙事,也没有给电影添加多少黑色幽默,这难免让人觉得有点遗憾,毕竟在很多观众看来,多线索叙事和黑色幽默都是”疯狂“系列电影的特色。
但是,如果不考虑叙事手法这种技巧性的东西,从主题立意来讲,《疯狂的外星人》反而是”疯狂“系列里最出彩的。
《疯狂的石头》和《疯狂的赛车》之所以在豆瓣上有8.3和8.0的高分,是离不开它的多线索叙事手法的,在十几年前能熟练地把盖·里奇的多线索叙事与本土故事完美结合,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但是当我们把多线索叙事拿掉后,我们会发现这两部电影其实也就这样,就像宁浩在接受《人物周刊》采访时说的:《疯狂的石头》是一个有表无里的东西,它有一个叙事手法,但它的里子是一个大路货,没有独特的思考价值。“
而相比之下,《疯狂的外星人》虽然在叙事手法上不亮眼,但是电影的立意却比前作高得多,整部电影在荒诞搞笑的同时也在做文化思考、文化反思,而这一切最终都指向了“同化”这一主题,这是以往”疯狂“系列电影所不曾做到的。
其实电影中的文明鄙视链(外星人>C国人>耿浩和大飞)和巴甫洛夫实验都只是导演的道具,是导演留给观众理解主题的线索,而不是导演最终要强调的主题。
为什么鄙视链会存在?因为科技硬实力比你强。
为什么耿浩可以对外星人使用巴甫洛夫教学?因为有鞭子的耿浩比没有能量环的外星人实力强。
说到底,鄙视链是建立在硬实力之上,但是鄙视并非目的,训化才是,就像清初满族统治者强迫汉人改穿满人服装,照满人蓄发一样。可以说在外星人拿到能量环以前,电影一直在强调如何依靠硬实力训化别人,外星人练金枪锁喉、踩高跷、骑自行车等特技都是屈服于耿浩手中的鞭子。但是,除了靠硬实力碾压训化外,还可以用文化软实力同化征服,而这恰恰是宁浩想强调的。
电影里有两个特有意思的情节,
一、 外星人喝白酒后的态度转变
原本外星人一脸严肃地坐在椅子上,望着没头脑和不高兴,大有一副我看你怎么洗的意思在,结果一口白酒下肚,哎还挺好喝的,然后导演镜头一切,虽然外星人用铁链把大飞和耿浩拴在一起,但是小表情也没那么严肃了,大有一副接受你们陪酒道歉的感觉在里头。
二、 大飞碰洒了外星人的酒
大飞奉承外星人的时候奉承出了商机,这内心一激动撞了撞外星人的肩膀,把它杯子里的白酒碰洒了,外星人直接把代理费烧了。这样的情节像极了酒桌上惹领导不高兴,被领导罚酒的情况。
包括最后外星人在酒里泡透了,然后忘记了一切不愉快,醉醺醺地开飞船回去,这都是很典型的“酒桌文化”,很显然在硬实力不如外星人的情况下,没头脑和不高兴把外星人给同化了。而实际上,不止外星人被同化了,高高在上的C国人也难逃被同化的命运。
电影最后C国特工率领军队去抓猴子时,清一水的铜锣木槌以及特工最后祈祷时用木槌在身上画了一个十字架,都是被同化的结果。包括电影里的黑人,为什么他说粤语而不说英文?因为现实生活里,在广州的确有许多黑人,有的黑人生活久了还真的只会说粤语不会说英语了,导演这个设定的用意是非常明显的。
宁浩在接受采访时曾说外国人拍不出《疯狂的外星人》这种片子,从“同化”的立意看,也的确只有我们中国才能拍的出来,从“五胡乱华”到“金人灭宋”再到“满清入关”,再糟的情况我们都遇见过,但是从来都是我们同化别人,而不是别人同化我们,四大古国,只有我们的文明未曾断过。而也只有文化积淀厚重到这种程度,才能在拍科幻题材的时候想着同化硬实力全方位碾压地球的外星人,这太TM疯狂了,这是其他国家不敢想,也想不到的,这其实就是一种文化自信。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 一场花果山的闹剧之后,外星人被泡透了,留下一句“都在酒里”,然后就开着飞船走了,结局收尾的十分仓促,给人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而且,外星人的离开并非是因为被我们的主流文化所同化,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而是被亚文化“酒桌文化“所同化,这难免会让人诟病:闹到最后居然是中国的酒和“酒桌文化”拯救了世界,不可谓不荒诞,也难以让观众信服。总的来说,结局就差那么一口气,如果结局能再讲究一点,再主流点,电影的评分和票房都会有所提高。
当然了,“酒桌文化”不受待见也是近几年我们90后掌握了话语权后才开始的,如果把时间往前推移,放到2006-2009年这段时间,它还真就是主流文化。另外,观众对山寨文化的态度也变了,十年前山寨文化最火的时候,山寨产品凭着价格低廉的优势赢得许多人的喜爱,山寨手机、山寨MP3、山寨鞋子,就像《疯狂的外星人》里的山寨世界公园一样,颇有山寨征服世界的味道,欢欢假扮成外星人去忽悠C国人,其实就是指山寨外星人,也是山寨文化的体现,这要是放在十年前,估计又是一股山寨热。但是现在,我们强调自主研发、中国智造,丝毫不提山寨,甚至可以说我们以山寨为耻。
只能说10年了,宁浩在变,观众也在变,而大家都以为对方没变。
另外,立意虽高,却也有些地方做的不好,而且在我看来还挺致命的,那就是:
黑美国黑出翔来了。
麻烦放下你们手中的锤子和板凳,我不是说不能讽刺美国,我还挺喜欢看导演或者作家嘲讽美国的,但是能不能麻烦走点心,别这么简单粗暴?别这么刻意?《疯狂的外星人》的黑美国显然有别于宁浩以往荒诞和讽刺,有刻意黑和强行推动剧情之嫌。我们拿之前两部疯狂系列来看看以前宁浩是怎么凸显荒诞和讽刺的。
一、《疯狂的石头》
查尔斯、三个毛贼、职业高手,照理说这三组人从实力排名看显然是高手>三个毛贼>查尔斯,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反过来,查尔斯最先得手,而职业高手拿不到宝石不说,还被三个毛贼摆了一道,迫不得已躲进通风管道,好不狼狈。而原因居然是卖绳子给他的人骗了他,绳子根本没达到他要求的长度。
二、《疯狂的赛车》
同样是三个团队, “考研”二人组,台湾黑帮和泰国人,按照实力排名泰国人≥台湾黑帮>“考研”二人组,而实际上泰国人最先领便当,先是因为二人组认错人,把泰国人敲晕,随后又是搞错空调和急冻的按钮,活活把阿泰冻死。
上面这两个情节都是典型的荒诞情节,正常情况下高手和阿泰是不可能这么扑街的,但是这事就是发生了,在一系列巧合之下发生了,而且细究起来,无论是巧合的设定还是人物行事的逻辑都经得起推敲。而到了《疯狂的外星人》这里黑美国就没这么讲究了,无论是和外星人建交时抖音自拍,还是因为外星人发来的几张照片就满世界跑,都充满了强行让美国人智商下线的痕迹,另外汽车撞毁了一堆山寨建筑后,耿浩依旧毫发无损地从车里爬出来这也是非常不合逻辑的设定。
当然黑的最严重的是让美国人把那颗满是耿浩屎味的基因球放在嘴里细细品尝。也许这样的刻意黑可以给部分观众带来精神上的自嗨:瞧你美国那牛逼劲,来到这里不也被我们收拾的服服帖帖的。但是不管我们有多么讨厌它、不待见它,它的实力摆在那里,刻意拉低电影里美国人的智力水平来给观众呈上这种屎尿屁的笑梗,其实侮辱的还是我们自己。
说句难听的,如果美国人真的蠢到这种程度,那为什么是他们把握世界话语权而不是我们?讽刺的究竟是美国人还是我们自己? 这种观影的不适就像你在看抗日神剧的厌恶:当年中国要是真的这么厉害,一个人单挑几十个日本鬼子,那为什么要死这么多人?要打这么久的抗战?这TM是不是在侮辱先烈?

除了让观众产生观影的不适之外,这种“刻意黑”会极大程度的地消解电影的“荒诞感”。强行让美国人智商下线的行为让观众觉得编剧在强行推动剧情发展,为了荒诞而荒诞,使得电影本身的逻辑不够严谨,严重的话甚至会觉得电影一点都不好笑。这就是为什么观众在谈论《疯狂的石头》和《疯狂的赛车》的时,很少会去质疑里面的情节和逻辑,而到了《疯狂的外星人》却有很多人质疑,不要怪观众挑剔,电影的剧本真的没处理好这些问题。
同时电影里插入了太多的广告,实在是影响观感,据不完全统计,《疯狂的外星人》里出现了Tik Tok(抖音国际版)、华都酒业“百粮魂”、奥迪汽车、中达快递……非常影响观影感受。另外不知道剧组是不是把钱全拿去做猴子和外星人特效了(欢欢是特效做的,不是真的动物),汽车砸山寨世界之窗的时候,那个特效真的非常五毛。
总体而言,这是一部十分具有宁浩个人色差的商业电影,完成度也颇高,喜剧效果也还过得去,也许叙事上没什么亮点,但是从立意来讲,它显然是疯狂系列电影里最好的,可惜的是电影最终借由“酒桌文化“收尾,显得过于荒诞,再加上强行推动剧情的行为以及疯狂的广告插入让电影观感下降,个人觉得这部电影不算佳作,当然也不是烂片,过年看一看乐一乐是可以的,要去思考导演表达了什么也能有所收获。


疯狂的外星人(2019)

又名:Crazy Alien

上映日期:2019-02-05(中国大陆)片长:116分钟

主演:黄渤 沈腾 汤姆·派福瑞 马修·莫里森 徐峥 于和伟 雷佳音 刘桦 邓飞 蔡明凯 王戈 凯特·纳尔逊 王砚伟 呲路 

导演:宁浩 / 编剧:孙小杭 Xiaohang Sun/董润年 Runnian Dong/吴楠 Nan Wu/刘晓丹/潘依然

疯狂的外星人的影评

枫叶'
枫叶' • shq
夭夭
夭夭 • 荒诞